共享单车领域的决定性战役即将开启?
2017年 02月 28日    来源:三节课某种意义上,共享单车之战到如今,已经渐渐来到了“官子”阶段。
作为一个同样线上线下结合,同样面向“出行”,也同样在一个时间窗口内广受资本青睐,被视作是“有望成为下一个‘入口’”的业务,对于共享单车之争来说,最好的对标对象,莫过于当年的“滴滴快的打车大战”。
在当年的“打车大战”中,整个市场大约经历过几个阶段——
1.模式验证阶段。这一阶段中,市场一片混乱,大黄蜂、摇摇招车、易道用车等各自从不同地区和角度切入,谁也看不清未来,谁也都没有成熟的运营模式和经验;
2.形势确立阶段。随着市场竞争和形势发展,在打车大战中,滴滴和快的开始凭借自己清晰的战略、卓越的执行力加上一点点的运气能够率先冲杀出来,形成明确的领先地位。而身后,则往往跟着一群第二梯队;
3.“清场+正面PK”阶段。此后,滴滴和快车开启了数额巨大且旷世日久的补贴大战,借由补贴之战,整个打车市场中的其他所有竞争对手都悉数销声匿迹,遭到“清场”。此外,这一阶段,也是滴滴和快的之间的综合实力对撼——滴滴接入微信,快的依托阿里,一时间移动出行市场被彻底催熟,在这场持续补贴大战中,某种意义上,双方比拼的,还在于谁会先撑不住、跟不上,会率先掉队。
4.市场收割阶段。在资本推动下,二者合并,对此这里不展开说了。
而在共享单车领域下,某种意义上,此前市场已经经历了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或许需要开始来到第三阶段了——当通过日常的运营和竞争已经无法杀死对手或取得绝对意义上的领先优势时,最需要的,或许就是通过引入更高势能的资源或启动更大力度的补贴对于对手实施打击,来看看对手是否可以经受住考验。
对摩拜而言,逻辑也正是如此——当通过日常运营、资本运作等手段均已无法甩开ofo之际,或许最佳的做法,就是通过引入某个势能更高的资源,来试着使自己在用户体量、用户使用频次等核心数据上都能迅速拉开与对手之间的距离。
此时,对手一旦掉队,或可全而歼之。
而对于摩拜而言,“微信”的用户基础、入口以及“小程序”的连接能力,无疑就是希望之所在。
而这一举动,或许将正式意味着共享单车领域的决定性战役即将到来。
5.
事实上,早在去年10月前后,投资界大佬朱啸虎就曾有言——共享单车领域的战斗将在90天内结束。可见,在资本层面,对于共享单车领域进入到一定阶段后你死我活的近身肉搏早有期待。
回顾起来,ofo方面也并非全无准备。早在春节期间,ofo或许就已经在酝酿这场大战——其在春节期间就已经在局部地区上线了“百万单车免费骑”的活动。
而春节过后,ofo也第一时间开启了发力——2月18日前后,ofo面向全国上线了“免费骑”活动,2月20日,摩拜也在上海跟进了“0元出行”活动,可以不限次数地免费骑行;同日,ofo再次跟紧步伐推出了“任性特惠,充值最高返现100%”的活动……直到2月24日深夜,摩拜面向全站用户下发短信:从即日0点起至26日24点,这3天内免费骑行。而ofo则立即跟进,宣布从当天7点开始就能免费骑行至26日24点。
两家几乎同时宣布免费骑行,印象中,自共享单车大战开启,这似乎还是首次。二者开始针锋相对,无疑预示着某些征兆,也充满了山雨欲来的意味。
对于ofo而言,应对“微信”与“小程序”强大势能的最后底牌,无疑是滴滴。可以预见,假使战争真的全面开启,滴滴出行开始全面给予ofo入口,或许也只是时间问题。届时,二者间的PK,或会成为2017年互联网圈内的最大看点之一。
经历了过去一年资本的疯狂催熟之后,看起来,共享单车领域的终局,或将很快到来。
最后一个令人好奇的疑问是:摩拜与ofo会复制此前滴滴与快的之间先你死我活再友好合并的轨迹吗?
至少看起来,这个可能性不小,而身为滴滴重要股东之一的腾讯,将势必在其中扮演关键性的作用。
感谢您对投资中国网的支持!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或按住二维码点“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转发给朋友将有更多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