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龙头企业到欠债百亿,这家企业如何成了现实版的大风厂?

2017年 04月 14日    来源:金评媒

最近,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火的是一塌糊涂,连小媒君这个常年不看电视的人也重新回到了电视机旁。这么好的剧,相信大家肯定也在追吧?

人民的名义

对了,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在这部剧中,除了精彩的官员政治斗争、职务犯罪侦查外,其实还暴露了一个有关民营企业的历史性难题:

剧中关键人物蔡成功,是一个国企改制后的民营服装厂老板,因欠银行的贷款到期,为了还款和续贷(从归还银行贷款到续贷银行资金到账通常要两到三个月时间),他私自将大风厂的股权质押给了山水集团,向山水集团借了5000万元过桥资金。

双方还约定,借款时间为6天,利率为日息千分之四,而蔡成功到期还不上款的话,股权就归山水集团。

蔡成功敢如此“激进”,是因为他已经跟京州银行的欧阳菁谈好了会放一笔贷款,用于还山水集团的钱。

可是,问题就出在这儿,欧阳菁突然变卦了,不给蔡成功的大风厂贷款了,且还成功阻挠了他从别的银行贷到款。

于是,大风厂还不起借山水集团的这五千万高利贷,这高利贷也从最初借的5000万变成了8000万……

三个月以后,京州中级人民法院根据质押协议,就把大风厂的股权全部判给了高小琴的山水集团。综合下来,高小琴仅用了五六千万元就将光地皮就值10亿元的大风服装厂收归囊中。

显然,为了剧情效果,大风厂的悲惨遭遇有夸张的成分在里面,但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局却时刻在现实中上演。

对此,小媒君在《“嗜血”高利贷盛行,银行的“贡献”只是不借款?其实还有你不知道的玄机》中曾提到过,银行对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偏向于投放短期贷款,于是,每逢银行贷款到期,为了还款和续贷,很多企业被迫借高利贷,寄希望于银行信贷下来再归还。

这样的操作在经济向好的时候,啥问题没有,但经济不景气的时候,部分银行就可能先假装承诺续贷,等拿到钱后却不再续贷,于是,活生生将一些企业逼入绝境。

齐星集团:从支柱企业到被迫停产

其实,最近处于“债务漩涡”的山东齐星集团,在小媒君看来,就很像是大风厂的“现实版”!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个曾经的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的支柱企业,如今却背负着百亿债务,又因为资金链破裂,大量银行贷款到期无法偿还,沦到了全面停产,随时破产的境地,实在让人唏嘘。

3月28日,山东媒体鲁网财经传出消息称,齐星集团资金链断裂,大量银行贷款到期无法偿还。

而在此之前,齐星集团已有多个项目因资金短缺而停产。3月15日,齐星集团下属公司邹平铝业有限公司下发停产通告,铝业正是齐星集团的主要业务之一。

根据齐星集团官方的介绍,齐星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铝产品深加工为主业,并涉及铁塔、新材料、金融、地产等领域的大型民营企业,旗下有28家子公司,职工12000余人。

此外,集团控股的山东齐星铁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0年2月10日在深交所成功挂牌上市(股票简称“齐星铁塔”,股票代码 002359.SZ)。

不过,齐星铁塔目前与齐星集团已经基本上“没有关系”。

早在2014年,齐星集团持有的公司78754674股股份转让给龙跃投资。又因为这次的债务危机,再被山东省莒县人民法院通过大宗交易强制减持1030万股份,至此,齐星集团持有的齐星铁塔股份将降至250万股,持股比例仅为0.6%。

如今,在邹平县政府的主导下,齐星集团已由当地另一企业西王集团全面接管,但此举主要是为了防止债务风险蔓延,对于齐星集团来说,破产很可能是最终的结局。

话说,谁能想到,就这样一家规模不算小的民营企业,被全中国人民所关注竟是因为自己的关门危机?!

“大风厂”的现实版,齐星集团遭遇了什么?

和大风厂一样,齐星集团的危机,除了和自身经营不善有关外,银行压贷、卷入高利贷也都是很重要的原因。

(1) 自身经营不善

看看剧中残破的厂区、工人苦不堪言的生活,你就知道就算没发生股权纠纷这件事,大风厂也只是靠银行贷款残喘过日。

只是,好在还能拿到些订单,足以让车间维持开工,这可能也是让蔡成功不舍得完全丢弃这个厂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吧。

大风厂

不过,在这点上,同样是经营不善的齐星集团,和大风厂还是有明显区别的。

对齐星集团来说,自2006年组建以来,其主要资产热电板块就一直稳定盈利,没有出现亏损。相关财报显示,齐星集团2015年总营收111.15亿元,净利润4亿元,其中热电板块实现收入16亿元,毛利润1.56亿元。

而齐星集团在经营上的真正问题在于用借来的钱盲目扩大投资,其全资或参股的企业多达28家,但又不具备相匹配的经营管理能力,导致局面失控,不得不大量质押旗下公司股权获取流动资金。

(2)被银行压贷

在剧中,只要城市银行的贷款发下来,大风厂就可以按时归还山水集团的5000万过桥款,蔡成功的股权也就安全了。但是,正是银行的突然变卦,说好的8000万贷款不给发放,才导致了后面股权纠纷等一系列事情发生。

而齐星集团一直捉襟见肘的资金链,也因为浙商银行的3500万贷款在续作过程中,被扣住不再续作了,遭到“致命一击”。

(3)涉高利贷维持资金链

根据司法解释第二十六条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的,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法院会予以支持;约定利率一旦超过36%,就划入高利贷范围,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

在剧中,大风厂的蔡成功以日息4‰获得山水集团的过桥贷款,折算成年化利率是146%,远远超过了24%,因此属于不受法律保护的高利贷。

而齐星集团所在的邹平县,在业界享有“民间借贷,全国县级城市看邹平”的评价。与此同时,齐星集团的债务链中,除了有超70亿元的银行债务外,还有40亿元左右的社会融资。

不难推断,齐星集团的这次危机,很可能是高利贷黑洞下的又一牺牲品。

可见,一个个企业的倒下,虽然具体理由各有不同,但却总能找出一些共同因素。

或许,《人民的名义》正是想借大风厂的遭遇,像我们展示诸如齐星集团在类的千千万万民营企业的尴尬现状吧!

(本文只是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展开,不涉及贪腐问题,小媒君更未暗指齐星集团有腐败问题,不知道的事情不乱说!)

感谢您对投资中国网的支持!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或按住二维码点“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转发给朋友将有更多人受益。

投资中国网
标签:
首页2,裕马广告(美女与电脑) 广告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