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器人又成了行业焦点

2017年 05月 27日    来源:中投财富圈

随着人工智能的大热,今年机器人也成为热点话题,本月全国各地举办了多场机器人论坛、峰会。

市场需求大、前景和“钱景”都很广阔,是很多人想投医疗机器人的主要原因,但是需要注意,这个行业还处于发展早期,有很多雷需要排。

医疗机器人

投资风声再起

据BCG 波士顿咨询数据,截止2016年1月,全球医疗机器人行业每年营收达到 74.7 亿美元,预计未来5年年复合增长率能稳定在15.4%;未来将形成万亿的产业链。

国海证券在研报中称,机器人在精度、稳定性、力量等方面有着人类无法比拟的优势,其对专业度要求极高的医疗领域应用前景非常看好。

也鉴于此,最近一两年国内出现了一批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辅助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相关的医疗机器人公司。

A股市场上有新松机器人、楚天科技等,新三板上有天智航(834360)、优爱智能(836953)、派尔特(835879)等,其他还有一大批正处于A轮、B轮,甚至种子轮、天使轮的创业型公司,希望能分食医疗机器人大蛋糕。

在2017年5月中旬,世界医疗(手术)机器人创新与发展高峰论坛上,很多与会专家表示,全球的医疗机器人产业都处在起步阶段,中、美、欧都在“婴儿期”。因此在中国,这个拥有着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和医院的国家,正在形成全球最大的数字化医疗设备消费和竞争市场,医疗机器人的前途不可估量。

“十年拐点说”

医疗机器人由于其所在领域的特殊性,产品的技术密集程度、资金密集程度都很高。

目前来看,由于起步较晚,虽然国内的医疗机器人企业数量变多了,但是技术含量相对还比较低,产品多集中于中低端医疗器械领域。

天智航公开转让说明书称,国产医疗机器人市场占有率很低,市场基本上被进口产品垄断。

以医疗机器人行业具有垄断地位的企业达芬奇为例,201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亿美元,同比增长13%;净利润达7.4亿美元,同比增长32%;毛利率达70%,净利率27%。

但是如果从成立时间看,达芬奇是在成立的第十年才首次实现盈利。

天智航创始人、董事长张送根曾分析:“一个医疗机器人产业化需要企业熬过十年左右,然后才出现拐点。”因此有医疗机器人“十年拐点说”。

这家新三板公司可以参考

新三板上的医疗手术机器人企业天智航,是国内首个完成医疗机器人产品化的企业,其生产的骨科手术机器人于2010年获得国内首张医疗机器人注册许可证。

它的发展路径,可以给投资医疗机器人的投资者做一个参考。

据论坛君了解,医疗机器人产业化第一个阶段就是拿“证”,成为合法合规产品。

从研发医疗机器人到转化为产品,拿到注册许可证,按照国际惯例,需要三到五年;国内需时更久,从2005年研发到2010年拿证,天智航就花了五年时间。

拿到证之后的医疗机器人才到市场培育期,再之后是规模化,这时候才可能产生盈利。

财务资料显示,2016年天智航实现营业收入2600万元,同比增长7%;全年亏损2500万元,同比扩大80%;毛利率44%,同比基本持平。

而从现金流状况看,天智航2016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00万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0万元,筹资活动没有产生现金流,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仅为3700万元。

按照这个烧钱的节奏,这3700万现金也就能烧一年左右了。

2014年投入研发金额1030万元,占营收的27%;2015年投入研发金额1450万元,占营收的60%;2016年增加到1630万元,占营收的64%。

所以有时候可能“十年”已过,企业盈利的“拐点”却仍未到。

除天智航之外,工业机器人公司优爱智能、医疗器械公司派尔特等,也有医疗机器人方面的业务,发展状况不一。

感谢您对投资中国网的支持!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或按住二维码点“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转发给朋友将有更多人受益。

投资中国网
标签:
首页2,裕马广告(美女与电脑) 广告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