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没看错! 食品界第一网红要放大招?卫龙辣条要出战争手游了

2017年 06月 15日    来源:投资潮

当之无愧的“食品界第一网红”——卫龙辣条宣布要推出一款战争手游。

日前,卫龙食品官微发布了一部预告短片,表示将于6月15日公测一款名叫《卫龙霸业》的手游。在视频介绍里,这部手游声称是战争手游的革新大作,比贪吃蛇更多场景、比俄罗斯方块更炫特效,比王者农药、阳阴师更快升级的大作。消息一出,让卫龙辣条再次赚足了眼球,引发媒体争相报道。

卫龙辣条

卫龙要放大招?

看起来卫龙像是要放大招。仅凭视频展示能看到,游戏人物的手臂及游戏场景的地面印有卫龙Logo,以外观来看,游戏武器也像用辣条制成。要以游戏主身份加身,以卫龙目前的资金实力来看是很有可能的。

资料显示,这家1999年成立的传统企业占地面积超300亩,拥有超3000员工,年产值保守估计高达500至600亿元。卫龙所在的面筋产业分布在湖南、河南、河北、四川、重庆等十几个省区。其中,湖南是中国最大的辣条产地,占全国总产值60%,年产值达300多亿元。也就是说卫龙是有充分的资金启动游戏产业的。

另外,手游目前是最吸金的领域。近日,伽马数据发布了《2017年Q1移动游戏产业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移动游戏市场呈现了两年来最高的一次增量,环比增长率达19.7%,销售收入达275.1亿元。游戏行业清晰的商业模式加上移动互联网的火爆,让更多的面临转型的传统资本“蠢蠢欲动”。

很多从事实体产业的企业早已纷纷投资或者自创公司开始往手游领域靠拢。

以宏达矿业为例,该公司在2015年的营业收入比去年同期锐减30%;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亏损了3.5亿元。在诸如铁矿石等传统行业陷入低谷的背景下,宏达矿业通过兼并、收购、股权投资等方式积极布局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产业,实现公司业务转型,其中就包括游戏领域。此外,金瑞矿业、天润控股等传统企业也进军游戏行业谋求业绩突破。因此,为了赚更多钱,卫龙向手游领域靠拢似乎也没什么不对。

恐怕是一场营销事件

但笔者认为,卫龙此次宣布发力游戏产业一事,是营销的可能性更大。

首先,是因为卫龙有过类似“前科”,比如卫龙被黑的店铺事件。2016年6月8日,一则卫龙天猫旗舰店被黑的消息被强势刷屏。究其缘由,只是因为卫龙没有给客户发货。对于这起“惨案”,广大辣条爱好者瞬间炸开了锅,在微博上引起激烈讨论,一波又一波不明真相的网友开始寻求事件真相。

在微博上,有人发起了话题#辣条被黑了#,当天的话题关注度持续上升,甚至一度超过了当天还在进行中的#高考#。当天上午,卫龙官微发布微博,表示不知情,并表示“具体原因正在排查当中”,卫龙甚至还在天猫店上煞有其事的放出了一封道歉信。

但其实,这场“辣条被黑了”事件,实际上就是卫龙精心策划的一次互联网营销事件,而这次营销的效果,显而易见。

事后,据卫龙运营团队的人说:卫龙的主力推广渠道是放在互联网上的,尤其是微博,持续不断把辣条和卫龙两个字炒火,让它们产生更多的直接访问量和搜索量,再带回到淘系。因此,卫龙辣条这次所谓的“进军游戏”也极有可能是在借游戏这股东风,让卫龙再“火”一回罢了。

其次,虽然游戏行业赚钱,但目前传统企业推出的游戏类 App 总体表现并不乐观。比如说强生的 Happy Nurse,发布2年,至今下载量仅为9400。而高露洁的 Luminous Bye Bye Accessories 游戏,1年的下载量累计只有100左右。表现较好的是芬达的Fruit Slam 游戏 App,半年时间下载量也仅为109000(XYO估计数据)。有了前面众多传统企业的例子,作为“游戏小白”的卫龙直接进军游戏产业也并不现实。

再有,游戏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行业,需要游戏机制、美术、音乐、界面各个方面的打磨。传统企业通常是寻找外包团队,在一定的时间内,以项目形式输出游戏。花费巨资,却未必能推出一款好的游戏,卫龙选择巨资找外包团队打造一款更厉害的战略手游也是几乎不可能的。

最后,做一款好游戏很难,Rovio公司6年时间才有了愤怒的小鸟的成功。如果想凭借好游戏来推广品牌,显然是一个高投入却未必有高产出的选择。卫龙显然也不会去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卫龙此次宣布发力游戏产业一事,应该又是一次营销。至于卫龙视频里的场景,就像上次卫龙携手暴走漫画,推出“暴走漫画”版的包装一样。极有可能是卫龙借助其他游戏厂商的“名头”,合作出来的产物而已。

赚足眼球失了节操

从目前的营销效果来看,卫龙这次又成功了。从昨天下午五点卫龙发布该消息到现在,仅其微博转发就有3990次,评论1000余次。接着又被各大网络媒体报道,可谓赚足了眼球。不过,这种营销方式真的好吗?笔者是不认同的。

这种营销手段,虽然很搞笑、有创意,但本质依然是对用户的一种欺骗。偶然用一次,用户尚可以当做“乐子”来看,但是次数多了,最后也就真的伤了用户的心,对品牌的好感度并没有什么好处。

要知道目前,“辣条”的负面新闻正在持续升温。据新京报报道,自2015年至今,全国有15个省份共计131家辣条生产企业的195批次辣条上了食药监局的“黑名单”。在通报的180起食品安全问题中,食品添加剂不合格是主要原因,其中菌落总数超标占68起,甜蜜素超标占30起。

作为辣条界的代表企业,卫龙也曾上过黑榜,2016年11月24日,宁夏食药监局官网发布抽检信息,标称生产企业为漯河市平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卫龙”调味面制品因检出甜蜜素,被列为不合格产品。

几年前,在媒体的不断曝光下,辣条地位越来越低,隐隐成为祸害祖国花朵的“头号罪犯”,几乎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虽然此前卫龙辣条邀请了专业摄影团队做了卫龙车间的宣传照片。全自动化的生产设备、无菌洁净的生产车间,以及专业的实验室和研发中心,试图改变大众对辣条是垃圾食品的印象。但想根本扭转辣条的地位,在国人对于零食的传统认知上,显然是很难彻底做到的。

因此,卫龙目前的知名度虽然非常高,但因为人们对“辣条”的好感度还远远不够。没有好感度,对于企业来说是“致命”的事情。所以对于卫龙来说,眼下的重中之重就是要提高“辣条”在年轻消费者心中的好感度,而不是用“欺骗消费者”的形式,赚取眼球。

毕竟,“欺骗消费者”的营销形式次数多了,也会把企业“玩”坏。到那时,拥有再多的“热点”也弥补不了了。

感谢您对投资中国网的支持!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或按住二维码点“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转发给朋友将有更多人受益。

投资中国网
标签:
首页2,裕马广告(美女与电脑) 广告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