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行业赢得各方争相投资,将成为一个生态竞争领域
2017年 06月 25日    来源:每天学科技姿势最近几年共享经济甚嚣尘上,以滴滴为代表的共享出租车补贴大战举世瞩目更是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随后的共享单车一骑绝尘赢得各方争相投资。共享单车能够在极短时间内走遍全国,营销模式固然功不可没,但根本上还在于它“接地气”、合民意,满足了民众需要,补上了城市公共交通的短板。而所有的管理举措均应指向“管活”“管好”,而非“管死”“管跑”。这应该也是向公众公开征集意见的目的所在。毕竟,“共享单车”规范了,才能走得更快、走得更远。
如果乱停乱放的运行模式不改变,如果广泛性的破坏行为得不到制止,如果企业间无法进行良性竞争,那么,共享单车就很难在中国城市健康成长。而且如果最终出现行业垄断性现象,可能后果更加糟糕。考虑到中国中心城市人口过多而道路空间过少,如果政府不改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与治理,共享单车也很难有健康发展的土壤。
共享单车的另一个增长点则是国际化,而尤其是发达国家,人均收入高,客单价高,城市化的单车配套设施相对完善,并且也有着单车出行刚需。目前美国有Gobike、Zipbike等,而欧洲则有nextbike这样的老牌玩家,而目前这些共享单车的对手们依然采用有桩,以及围绕校园市场的策略,而这些模式相比于国内的无桩扫码开车模式,显得比较初级。
共享单车行业将来会成为一个生态式竞争领域,各家品牌比拼的是对渠道的掌控力,以及自身为用户提供精准服务的对接能力。这一切都依赖于对用户骑行数据的收集与运用。所以,无法实现智能化的共享单车只能短暂存在于当下,而无法长留于未来。
感谢您对投资中国网的支持!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或按住二维码点“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转发给朋友将有更多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