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苹果、三星,它有可能成为智能手机产业下次变革的引领者

2017年 07月 01日    来源:砺石商业评论

智能手机产业的下一次重大变革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发生。

在智能手机的变革过程中,我们更关注苹果、三星等热门智能硬件公司,而这些智能硬件背后的“高科技”却无人知晓。今年以来,一个一直默默无闻的企业,新型材料制造业的“隐形冠军”——北京康得新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康得新”),正脱颖而出。它所主导的裸眼3D技术有可能掀起智能手机产业的下一次显示革命。

康得新创始人钟玉以预涂膜起家,进入光学膜、碳材料领域,再到布局裸眼3d技术,他带领的康得新正在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

2010年,康得新在中小板成功上市。在上市的6年里,利润的年复合增长率实现了55%的增长,从2010年的利润5000万元到2016年的近20亿,增长了40倍;市值从20多亿增长到700亿,增长了30多倍,是名副其实的行业“隐形冠军”。

康得新目前不仅是全球预涂膜行业领导者、全球光学膜行业领军企业、全球裸眼3D行业领导者,还成功布局先进高分子材料、智能新兴显示、互联网智能应用、新能源电动汽车等四大产业板块,成为了打通上下游的全产业链生态企业。

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清晰可见,从 PC 互联发展到移动互联,再走向场景互联,新兴显示技术正成为驱动场景互联的核心。当新兴显示技术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结合,将对传统产业业态产生巨大改变,拥有技术核心的康得新正在掌握越来越多的话语权。

康得新

1钟玉下海

康得新创始人钟玉,1950年出生于山东,是标准的山东大汉。他1969年入伍,当了四年的陆军特种兵。退伍后,钟玉被分配到航空部125厂(曙光电机厂的前身)微电机研究所,是歼七3、歼八2主发电机的主设计师之一,因此荣获过航空部的二等功、三等功,授予银质奖章和铜质奖章。34岁破格提拔为研究所副所长,后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深造,获得电气工程专业学士、系统管理工程硕士学位。

1988年6月,钟玉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毕业回到北京曙光电机厂,所有人都认为他将成为该厂的新一任领导,前程似锦。而就在这时,钟玉却向书记递交了一份辞呈,全厂哗然。

他反复地思考,为什么有着20亿资产,5000名职工的曙光厂,人均年产值只有5000元,为什么200多人的研究所,却年复一年的无所作为。

钟玉意识到,问题在于体制。1988年5月,在众人的不理解中,钟玉离开了曙光电机厂。

1988年,中关村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有500家左右,钟玉创办的康得公司也是其中之一。钟玉苦觅商机,他发现,当时中国的老年人、残疾人需要一种更安全的代步工具,电动车可以满足这个需求。

经过一系列投资和研发,康得的电动车于1989年5月成功推向市场,一上市就非常热销,月销量一度达到了200辆,这令钟玉和他的团队欢欣鼓舞。

此后的康得,开始在电动车上做出创新,车前加装了个大拖把,变成拖地车;车后稍加改装,变成了轻型牵引车。由于当时中国的工业清洁产业非常落后,在这种背景下,康得在电动车上的创新直接满足了市场需求。

订单像雪花一般飞来,亚运会场馆、首都机场、天安门广场,300多家电厂先后都用上了这种电动车,康得也随之起飞,敲开了走向成功的大门。

2凭借预涂膜上市

与中关村第一批企业一样,康得此前的发展模式,可以称作“与巨人同行”,即通过代理国外产品,进行二次开发和加工后推向市场。

1998年,中国正进行入世谈判,国门将开,国外的企业将可以直接进入中国,与本土企业直接竞争。钟玉预见到了康得公司的资金和实力有限,竞争将处于不利位置,只能另辟蹊径寻找新的“蓝海”。

机缘巧合,钟玉发现了预涂膜产业,并在1998年与当时全球最大的预涂膜生产商美国GBC公司签订了合资协定,决定共同开发中国市场。

预涂膜是一种高分子复合膜,广泛应用于杂志、书籍封面、酒、食品等物品的包装盒上。在当时,中国还在广泛使用即涂膜作为纸制品的覆膜,这种覆膜工艺落后,还会挥发有害物质,会造成不孕症和白血病。

五粮液酒厂当时就坚决推广预涂膜,以替代原有的十几条生产线,也是在五粮液酒厂广泛应用之后,预涂膜逐渐走向了全国。

img_钟玉深信自己的判断,并着力进行市场培育和推广。然而,3年过去了,当康得为此投入了1500万元资金之后,GBC不但没有投资,还撕毁了合作协议,宣布将生产线设在韩国。钟玉愤怒了,“我们一定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建立中国的第一条预涂膜生产线。”

钟玉.

钟玉走上了第二次创业的征途。从设备选型采购,到研制配方、锻炼工艺技术,依靠资源整合和技术研发,他竟然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

2002年10月16日,位于北京昌平科技园区的康得新预涂膜生产线建成,中国第一条预涂膜生产线正式投产。

2004年,钟玉带领康得新参加了被誉为“印刷界的奥林匹克”的德鲁巴印刷展会,会上,一位英国企业家对康得新的产品震惊不已,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后经过试验,迫不及待地同钟玉签订了长期供货协议。

随着产品质量的迅速提高,康得新的品牌越来越多的被世界各大厂商所认可,逐渐走向国际化。2010年7月16日,康得新在深交所成功上市。

“财散人聚”,钟玉相信这句老话。他深知,要想留住人才,就必须与员工一起分享财富,特别是对于技术型企业。康得在创业之初,就提出要创造一个“骨干持股,与金融市场、国际市场接轨”的跨国集团,公司在上市前给近百名骨干员工派发了股权。

3“有的产业天生就是一头象”

康得新是第一家冲进光学膜行业的上市公司。

钟玉认为,进军光学膜领域,不仅是因为和预涂膜产业紧密相关的印刷行业的增速有所减缓,也因为国内主流的“纸塑覆合”的预涂膜市场容量只有100亿左右,不可能无限制地扩展。康得新要保持持续健康的发展,需要开辟新的蓝海。

当时,虽然我国一直是显示领域的制造大国,但长期以来由于技术落后,产业链不配套,其关键材料——光学膜一直依靠进口。

但光学膜属于高分子膜材料的蓝海市场,用途相当广泛。主要应用领域为液晶显示器用的背光模组,电视机、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终端等用的显示触摸屏,机场、高铁、道路等用的反光膜,各类消费类电子产品外壳、家电控制面板的硬化膜以及太阳能背板组件等,有着广阔的应用领域和巨大的发展空间。

“有的产业是猪,喂得再肥也只是一头大肥猪,而有的产业天生就是一头象。”实际上,钟玉在康德新上市前5年就已经考虑要做光学膜了。

但想要在光学膜这片蓝海里遨游,得有八仙过海的本事。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康得新必须要打破技术、客户和资金三大壁垒。

在人才上,康得新光学膜事业部的管理层均来自于国内外著名企业,其研发团队有300多人,包括来自大陆、台湾、日本的专家和研究生。显然,打破技术壁垒并不是问题。

有了技术作为支撑,国内巨大的光学膜市场才会向康得新敞开大门。2012年,康得新与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京东方签订协议,正式纳入其供应商体系,成为这些大公司的合格供应商。

已经敲开了技术和客户的大门,剩下的最大障碍就只有资金了,这对已经上市的康得新来说,也不是难事。

2011年10月18日,康得新在张家港的光学膜示范基地正式投产,中国第一家具有知识产权的光学膜规模化生产企业诞生。2013年11月19日,康得新“两亿平米光学膜产业集群”在张家港建成投产。这个占地574亩地,总投资45亿的重要项目一举成为了全球规模最大、集中度最高、产业链最完整的光学膜产业集群,为世人所惊叹。

从2001年到2012年,康得新公司的产能主要增长来自于预涂材料板块的逐步扩产,目前超越了印度 COSMO 成为全球第一大预涂膜生产商;从2013年到2016年,公司的产能主要增长则来自于光学膜项目,下游客户包括海信、三星、奥迪、宝马等两百余家海内外一二线企业。

4第三张牌:碳纤维

如果凭借预涂膜成功上市是钟玉商业上的第一大步,那么在张家港建立光学膜产业集群无疑是第二大步,碳纤维则是康得新的第三张牌。

img_2017年5月31日至6月1日,中德两国总理在德国柏林举行年度会晤。钟玉应邀发表演讲的主题是“中德碳纤维轻量化创新技术合作的成果汇报”。钟玉介绍说,“康得新集团已打造了全球惟一、世界领先的碳纤维轻量化生态平台,已与北汽、上汽、广汽、长安汽车等几十家整车厂商形成战略联盟。”

康得新的碳纤维板块进入公众视野是2014年10月,但这个项目在2011年就启动了。2011年,康得新注资6.5亿元成立中安信,从2011年到2014年间,中安信完成了高性能碳纤维从小试到中试再到百吨线的验证工作,并在2014年10月投资50亿元人民币,建设了一个年产15000吨原丝和5100吨碳丝的高性能碳纤维生产基地。

曾有业内专家向媒体道出钟玉如何切入碳纤维复合材料部件。宝马公司已经大规模使用碳纤维进行新能源汽车的轻量化,给汽车工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因此康得投资集团(康得新控股股东)将利用宝马公司的技术生产新能源汽车碳纤维配件,以此进入宝马供应链,并解决中国汽车的轻量化需求,助力我国新能源汽车实现弯道超越。

其实,钟玉并不是一开始就决定以新能源汽车碳纤维轻量化作为整个集团的战略发展方向,这个决定直到2014年5月随全国工商联对德国访问后才最终做出。

从建立中安信以进入宝马供应链,到最终把碳纤维确立成集团的发展战略,钟玉观察思考了近三年之久。然而战略一旦确定,钟玉团队的执行力可谓迅雷不及掩耳。

从2014年5月确定战略起,到2014年10月首次陪同访德,钟玉团队仅花了5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康得新碳纤维汽车轻量化生态平台的一系列布局,各种商业操作应接不暇。

2014年5月随全国工商联访德并下定决心后,当月就与廊坊新兴产业示范区签署项目入园协议,同时立即投资30.98亿着手成立康得复材公司。

2014年10月,钟玉率团考察慕尼黑工业大学碳纤维复合材料研究所的同时,参加当年德国的杜塞尔多夫欧洲复合材料展,并与德国SGL会谈,随后德国将该项目纳入两国政府重点支持范围。

伴随着近些年新能源电动车的爆发,康得新已然通过提前6年的布局抢占到先机,牢牢把握住至少未来10年之内有关汽车轻量化的商业机会。

5“智能手机的下一个风口是裸眼3D”

预涂膜、光学膜之外,裸眼3D是康得新的下一个重点目标。在钟玉设计的康得新产业布局中,裸眼3D是康得新创新的新支点,它撬动的是人类视觉新时代。

钟玉认为,包括裸眼3D、AR/VR、大屏触控、全息技术、柔性显示,这些新兴显示技术重要的是从移动互联、PC互联到场景互联。作为互联的未来来讲,真实交互成为关键,所以新兴显示技术是场景互联驱动的技术要素。

这些年来,包括索尼、LTC等,在裸眼3D领域都做了大量的努力,不过都失败了。

2012年,康得新整合了一个拥有两百人的团队,团队成员很多是斯坦福大学的软件、视频专业博士。到2015年,康得新正式推出了裸眼3D技术和材料,目前,康得新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裸眼3D公司,国际范围内唯一裸眼3D有成型的产品化方案的企业。

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的赌场,在澳大利亚悉尼的赌场,所有裸眼3D赌博机,全是康得新的技术和材料。

在国内,康得新与分众传媒、城市传媒等多家主流媒体达成合作,在全国30多个城市推广楼宇、地铁、高铁、机场等地裸眼3D广告;通过和佳能、柯尼卡等打印公司合作,使 3D 光学膜可直接打印成图像,实现 3D 图像产品批量出口欧洲市场。

公司还与Ostendo合作开发,预计将于 2018 年推出基于光场显示技术的VR眼镜。

除了技术上的攻破,在内容上康得新在2015年投资了“东方视界”。这是中国最大的裸眼3D内容的创意、制作以及集成运营的平台;资本层面,康得新收购了飞利浦一家全资公司,然后又与其共同建立了一个裸眼3D的专利池,在世界范围内现在已知的、可显像的,裸眼3D的所有技术都被康得新的专利池所覆盖。

2017年年初,一年一度的CES(国际消费电子展)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召开,该展览一直被视为消费电子行业的风向标。康得新携旗下裸眼3D产品、智慧魔镜、智能贩售机等九大系列产品精彩亮相。彭博新闻社、美国NBC电视台等海外重量级媒体对康得新给予重点报道,持续引发巨大反响。

由于技术自信,钟玉坚信,裸眼3D是智能手机领域的下一个风口,是对2D时代的颠覆。“智能手机领域,谁想完成超越或者谁想捍卫“王位”,都要和康得新玩。”“就连苹果公司也需要康得新这样的企业,对苹果的未来技术发展给予支持。”

6结语

钟玉曾将美国的3M公司作为对标企业,这家公司以创新闻名于世。在过去的六年里,康得新的利润增长了40倍,背后的原因就是不断创新。

通过不断创新,康得新不论在经营规模、技术领先性还是全面研发能力上,都取得了值得骄傲的成绩,已经在很多领域实现了超越,比如汽车窗膜,康得新在市场占有率和技术水平上都已超越了美国3M公司,成为中国4S店的主流供应商。

但康得新并不希望未来仅仅作为那些国际型大企业的供应商,仅仅为它们提供一种解决方案和材料供应,而是更希望能够帮助那些新兴的成长型公司或企业,基于高端新技术、新产品或者新的应用方式,共同摸索、创造出有互联网特征的新的智能硬件产品,让产业爆发更大势能。

随着技术日渐成熟,裸眼3D显示有可能成为智能手机产业的下一次革命。那么这场革命的引领者将不再是苹果、三星,而是康得新,这个主导裸眼3D技术的隐形冠军。

感谢您对投资中国网的支持!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或按住二维码点“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转发给朋友将有更多人受益。

投资中国网
标签:
首页2,裕马广告(美女与电脑) 广告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