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6年,张良伦和他的母婴情结

2017年 10月 05日    来源:互联网热议

6年前,张良伦带着团队开始创业。6年后,他们在BAT夹缝中杀出一条血路,贝贝网如今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母婴公司。

一路走来,张良伦展现了超强的洞察力、坚持和努力,这其中也有逐渐有的母婴情结。

“过去我们是因为一个商业机会进入母婴行业,但今天我们是因为热爱而从事这个行业”

张良伦带着他的母婴情结走过了6年的风雨,是时候重新认识一下这位破局者了。

张良伦

情结之前,张良伦的理智思考

H.G.威尔斯在其名篇《发现未来》中写道:有理由相信,所有的过去都只是开始的开始,所有这一切都无非是黎明前的曙光。用这句话来形容2011年的张良伦再合适不过了,彼时正在阿里顺风顺水的张良伦,选择辞职创业,后来有媒体将他这一行径称为“出阿里记”。

走出阿里之后,张良伦于2011年底创办了米折网。米折网主要是通过收取返利商家的销售佣金提成获利,佣金一部分返给用户,一部分留给自己。张良伦用了仅仅一年的时间,就把这个网站做到了月平均销售额上亿,“双十一”当天达到了五千多万,11月份从淘宝获得了上千万的佣金。

但是,米折网的阶段性成功并没有让张良伦止步,他开始理智思考未来的发展逻辑。张良伦意识到,米折网的生存太依赖淘宝网了,长远来看,淘宝的引流返利模式不会长久,必须要做出改变,做更有价值的事情,即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闭环交易平台。

经过仔细分析,张良伦团队发现,在米折平台上,母婴版块是增长最快的,因此,团队毅然决然地将母婴作为了二次创业的核心领域。2014年4月,贝贝网正式上线。

情结起源,跟时间赛跑

贝贝网上线的时候,有些人不太看好它的前景,因为早在2012年,天猫京东等综合类巨头平台就看到了母婴行业的蓝海潜质,开始将母婴品类独立运营,刚刚成立的贝贝网如何与巨头们竞争?张良伦给出的答案就是跟时间赛跑。

在张良伦看来,创业者要用百米冲刺的速度奔跑,他的团队就是这么干的。梳理一下时间线就会发现,从拍板开干到月销售额2亿,融资1亿美元,估值10亿美元,贝贝网团队只用了短短8个月的时间。

后来有人总结贝贝网的成功要素,其中有几点常被提起:定位移动互联网、以非标品切入、剥离仓储物流等。事后总结当然是容易的,但在当时的环境下,能冲破重重商业迷雾冷静思考并得出这些结论,不得不让人感慨张良伦敏锐的商业洞察力。

母婴情结的发酵:从母婴垂直平台到母婴公司

纵观现在的母婴行业,如今的贝贝网显然已经领先对手太多,然而张良伦的母婴情结并不止于此。在完成贝贝网的第一个目标之后,张良伦开始率领团队朝着下一个更大的目标进发,他要将贝贝网建设成中国最大的母婴公司。

张良伦曾表示:“整个亲子产业的市场规模是3万亿,而母婴电商的市场规模只有3千亿,贝贝不可能放弃这剩下的2.7万亿市场。”

从去年开始,贝贝网开始了它的千里之行。首先从社交出发,张良伦团队于去年6月重磅推出了育儿社交产品育儿宝,经过短短一年的时间,育儿宝便跻身行业前二,亮眼的成绩不禁又让人想起来当年的贝贝速度。

今年,贝贝网的行动更加密集,在社群大旗的引领下,先后推出买啥、问大家、闲置、亲子同城、早教等业务线,不断拓展其业务边界,挖掘用户需求,布局大母婴市场。用张良伦的话来说就是“将母婴进行到底”。

50年前,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在经典歌曲《What a Wonderful World》中唱到:我聆听婴儿啼哭,我凝视孩童成长,这是个多么美妙的世界。张良伦亦相信这是个美好的世界,所以怀揣着“让孩子的世界更美好”的理想,张良伦和他的团队依然奔驰在创业路上,不停歇,不舍昼夜。

感谢您对投资中国网的支持!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或按住二维码点“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转发给朋友将有更多人受益。

投资中国网
标签:
首页2,裕马广告(美女与电脑) 广告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