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包洗衣粉卖出180亿,他坚决不上市,帮助贫困孩子捐款超过两亿
2017年 11月 03日    来源:新价值财经他创造的几乎就是我国日化行业的一个神话:从一个农村小伙打拼成为国内日化龙头企业的掌门人;
从创业伊始的7个人发展成为如今每年为社会解决十几万人就业的广州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从最初的“贴牌生产”到如今拥有四个“中国驰名商标”、四个“中国名牌”产品、两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集团式企业;从零开始到2013年销售额已达160亿元,年向国家上缴税金超过10亿元,进而成为国内日化行业的领军企业。
他就是——陈凯旋,通过创造一个又一个神话,将立白集团打造成了我国日化行业民族品牌的典范。
1958年,陈凯旋出生在广东潮汕地区的普宁市。1975年,17岁的他读完高中就离开家乡,来到广州打工去了,做的是拆旧楼、挖排水工程这样的苦力活。
潮汕人特有的冒险拼搏精神以及勤劳刻苦的作风,给了平凡的打工仔陈凯旋创造不平凡的事业的可能。
根据媒体报道,在广州打了几年散工的陈凯旋后来回到家乡普宁,用仅有的3000元积蓄起家,倒腾起了洗衣粉买卖的生意,并赚得人生的第一桶金。
要知道,彼时的广东是中国洗涤用品竞争最激烈的地方,这里不仅有外资巨头宝洁,还有当时本土洗衣粉销量最大的浪奇。
不过对商机有着敏锐嗅觉的他,在度过了最初的艰难时刻后决定转变策略——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从县城以及更下面的农村打开市场,避开与强大竞争对手的直接交锋。
上世纪90年代末,是立白与众多本土日化企业分道扬镳的分水岭。
当时,洗衣粉原料价格整体上扬,工厂运营成本上升,但洗衣粉成品市价却稳在那里,没人主动开涨,甚至有企业继续杀价,要把本来就已没什么钱挣的生意陷入亏损境地。
他决定,立白不但不降价,而且还要提价。为了提价有理、得逞,他同时配套一个策略:把提价和降价的利差,全部拿出来加倍投广告,提高立白的品牌影响。
强烈广告攻势下,质量并不差的立白很快成为热火品牌,再加上即使提价也依然比外资低,而洗衣粉本身并没有那么高的用户忠诚度等因素,陈凯旋很快就打了胜仗。而且是既赢得了战争,也赢得了战场。既提高了品牌,也赚到了利润。
从2013年开始,立白先后投入超过10亿真金白银,冠名《我是歌手》,同时还深入植入《小爸爸》、《我们结婚吧》、《爸爸去哪儿》,创造出品牌营销的经典案例和企业生意拓展的巨大成功。
据悉,仅是与《我是歌手》第一季的合作,立白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就比往年提升了13%,高峰期公司产品的月销量则同期增长了66%。
2007年,立白销售额超过80亿元,在本土日化企业中仅此与纳爱斯;2013年,立白销售额更是达到160亿元,确立中国日化第一企业的地位。
尼尔森数据显示,在国内日化洗涤行业市场,立白已经连续多年位居行业第一;而从全球市场来看,目前立白位居世界第四,仅次于宝洁、联合利华、花王。而前不久公布的《凯度消费者指数全球品牌足迹报告》也显示,立白再度成为2017品牌足迹排名榜前十的中国快速消费品品牌,也是中国快消品前十品牌中唯一一个日化品牌。却至今没上市。
“我们目前也没有上市的计划”,对于企业未来是否走资本之路,立白发言人许晓东表示,与一般快消品企业对经销商的要求不同,立白从1994年创建以来,一直是要求经销商把钱打到公司账户上才会发货,“公司不缺钱,没有上市的考虑”。
随着立白越做越大,陈凯旋的公益慈善路也越走越宽,至2015年累计为公益慈善事业捐款超两亿元。在教育慈善方面表现尤为突出,连续多年资助“广西助学行”覆盖广西14个地市的学校;捐资4000多万建设广东普宁陈宝文学校,并每年投入100万用于学校奖学奖教工作。此外,累积为“广东扶贫济困日”捐款5000万元。
近年来,陈凯旋慈善聚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领域,依托“立白健康幸福工程”,为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成长输送正能量,目前该项目已惠及上千名儿童。因陈凯旋多年热心公益,先后获得“中国公益事业形象大使”和“中国正义人物特别奖”等光荣称号。
感谢您对投资中国网的支持!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或按住二维码点“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转发给朋友将有更多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