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工人到比肩马云的创业领袖,用3年创造从4000元到85亿的奇迹
2017年 11月 19日    来源:林小明同学在世界上有非常多的对手品牌,比如肯德基跟麦当劳,宝马跟奔驰,耐克跟阿迪达斯,在中国也有这样的对手品牌,就知名的应该就是蒙牛跟伊利。
蒙牛堪称是中国商业史的一个奇迹。
蒙牛乳业迅速崛起,一跃成为我国乳业史上的一个显著品牌,创始人牛根生伴随着蒙牛乳业一举成名。
2002年,蒙牛乳业被北京一家著名财经媒体评为中国市场成长最快的企业,从4000万元到85个亿,用了不到24个月,财富增长速度超过了世界巨无霸的微软帝国,缔造了令世人敬畏的“蒙牛速度”。
这一切的成绩的创造者就是牛根生。可以说这样的增长速度,即使是马云也不曾做到过。
牛根生曾经一度也是跟马云一样的创业者的精神领袖。牛根生的人生颇具创奇色彩,这一点可能连马云都比不上他。
牛根生至今不知生父生母是谁,更不知自己究竟姓什么。只知道自己出生不到一个月,就以50元的价格卖给了一个牛姓人家。牛姓父亲的职业是养牛,从此他的生命便与牛结下了不解之缘。由于未生孩子,养父期望通过抱养来栽根立后,给他取名“根生”。
1978年,牛根生成为呼和浩特大黑河牛奶厂的一名养牛工人,几年之后工作努力的他就成为了内蒙古伊利集团的厂长。之后工作兢兢业业的牛根生,稳步提升,做到了生产经营副总裁。牛根生在伊利工作期间,创造了许多成绩。他也堪称是伊利的第一功臣,当时在伊利有80%以上的营业额来自他主管的事业部。
牛根生当时在员工中威信非常高,可能是功高震主,可能是其他原因。牛根生在伊利后期的日子并不好过,他处处感到掣肘。
最极端的时候,连买把扫帚都要打报告审批。牛根生找到总裁郑俊怀反映问题,第一次从老大哥眼神读出“陌生感”和“不信任感”,牛根生突然意识到自己深陷困境,局势岌岌可危。牛根生一共向郑俊怀递交了三次辞呈。
牛根生被总裁郑俊怀扫地出门后,回到了北京大学进修。
1999年,在在呼和浩特市一间53平方米的楼房内,牛根生从家里搬来了沙发、桌子和床,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这一年他已经40多岁。牛根生跟宗庆后的创业经历有点相似,都是到了中年以后才开始创业。
干了20年的牛奶,牛根生的创业项目自然也是跟牛奶有关。听说牛根生创业,当时在伊利的老兄弟,都跑过来帮忙。这批人原先都是伊利液态奶、冰激凌、策划营销的一把手,他们在生产、经营、销售、市场、原料设备方面在行业内都是顶尖的人才。
牛根生论资金、论硬件实力比不上其他人,但是他最大的资源就是手里的这般兄弟。不过就在牛根生开始创业的时候,伊利还经常从中作梗。最后牛根生找到哈尔滨的一家工厂,蒙牛的第一批产品才正式生产出来。
在生产出第一批产业的同时,牛根生摇身一变成了民工头,在距离呼和浩特和林格尔县较近的地方热火朝天地建起了自己的工厂。
伊利统治了市场,蒙牛只能夹缝中求生存,要想扩大蒙牛的知名度,牛根生知道要依赖于常规的营销手段。正式靠着过人的营销能力,蒙牛才可以在短短三年内成为了全国知名的品牌。
1999年4月1日,呼和浩特市的老百姓一觉醒来,呼和浩特市主要街道旁边的300块广告牌全是蒙牛广告:向伊利学习,为民族工业争气,争创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
5月1日,就在老百姓讨论“蒙牛”的余热未散之时,48块“蒙牛”的广告牌一夜之间被砸得面目全非。牛根生当然明白这是伊利人干的,聪明人善于把坏事变为好事,把危机转化为机遇。牛根生利用广告牌被砸事件让社会关注蒙牛的热情再度掀高。
牛根生堪称是一个营销高手,在这一点上甚至连马云都比不上他。
2003年10月16日,“神州五号”顺利返回,6时46分,北京指挥控制中心宣布: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几小时之后,伴随着“举起你的右手,为中国喝彩!”的口号,蒙牛“航天员专用牛奶”的广告便铺天盖地出现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大城市的路牌和建筑上,全国30多个城市的大街小巷蒙牛广告随处可见;蒙牛的电视广告也出现在了全国几十家电视台的节目中。
2003年,牛根生被评为CCTV年度经济人物,这距离他创业,不过短短4年。2005年,蒙牛的市场份额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一,牛根生创造了一个商业奇迹。在蒙牛取得巨大成功之后,牛根生将更多精力放在慈善事业上,《凤凰周刊》将比尔·盖茨、巴菲特、李嘉诚、牛根生并称为“全球四大捐赠巨头”。
牛根生的人生就堪称是一部励志大剧,从被生父抛弃,到奶牛工人,最后成为了全世界知名的企业家。
感谢您对投资中国网的支持!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或按住二维码点“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转发给朋友将有更多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