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沾互联网,一年开店1000家鞋店,鞋业内的雷军!

2017年 12月 08日    来源:金石引擎

路在人走,业在人创,事在人为。

现在许多人创业,都奔着互联网行业去,可就有那么一个人偏,靠着一双鞋,一年就开了1000家店。

开店不算什么牛掰的事,最厉害的还是他的店从没有亏过一分钱。一路长虹的背后,暗藏着足力健创始人对产品的执念。

他照搬雷军打造小米的理念来做老人鞋,只做物美价廉的产品。年逾半百,亲自下工厂、跑市场、找顾问、做业务,一年365天他就能出差320天,活生生把自己从一个小白逼成了公司的首席产品官。

拿命再拼,一身的自信,他扬言要让全世界的老人都穿上专业的老人鞋。

今天小编给你们说说足力健创始人张京康的故事。

张京康

15岁工作,39岁欠了3000万

还是要创业

张京康在没有做老人鞋之前的工作经历丰富的很。

初中毕业就开始闯社会,卖衣服、家具、收过农副产品,零零总总干过十几份工。

2000年,他从山西来到北京,还没展开拳脚,就因没暂住证,被遣送回家。重整旗鼓之后,找工作又因为没有学历处处碰壁。后来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销售岗位,摸爬滚打了6年坐上了销售总经理的位置,紧接着他与河南羚锐制药合作做保健品项目,收益好到开了1000家店。

一切都顺风顺水,可张京康干到一半中途就撤了,自己创业去了。没创业之前,生活过的挺滋润,创业两年之后,输掉自己6年积攒下来的身家,还欠了3000万。

之后的两年,张京康安生了很多,通过销售芽苗菜机和高血压治疗仪,欠的债还了一大部分。这情况刚刚有所好转,张京康又躁动了,毕竟摔过一次,再一次创业他谨慎多了。

根据自己多年的销售经验,他理性的给自己定了一个创业标准:刚需、高频、细分、80%人的生意、B2C、能做到10个亿。

2013年,他踏入了老人鞋行业,还花钱在郑州投了广告,1年后,面向全国招商引资,一年卖了40多万双。

初见成效之后,张京康开始了第二轮的猛烈进攻。

小白到首席产品官

十足的拼命三郎

一个做老人鞋的公司学起了雷军的运营模式,这怎么听都让人感觉好笑。可张京康真这么做,还做成功了。有一段时间他成天研究小米手机的研发、迭代、建粉丝群,越往深处想,他越觉得其中的门道多,追本溯源一切都是以用户为导向的。

之后,他开始布局下棋,他走的第一步就是调研用户,为此,他专门成立了消费者需求调研部(后来升级为用户研究中心),这也是他成立的第一个部门,由他直接领导。

创业之初,调研用户是他亲自执行的,走访社区、上门拜访、跟老人唠嗑、为了把需求吃的更透,他的一双手摸过500多位老人的双脚。

调研中,他抓住了老人穿鞋的痛点,老年人买鞋难、穿鞋难,而这些都是因为老年人的脚发生了三大变化。

“一,脚前后变宽,脚背变高,脚变长了;二,趾骨变软,大骨头塌陷,脚踝骨变脆,有骨刺;三,脚上皮肤有脚垫,脚跟疼,包括皮肤松软。”

知道了病灶直接对症下药,立项、打样、试穿,根据用户反馈,再不断改进颜色、款式、质量。

第一款为老人量身打造的鞋,张京康取名“足力健”,因为穿上不磨脚、出门不打滑的突出优点,上线的第一年就卖了50万双。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为此张京康说:“我们每一个产品都是通过用户调研来的,包括我们对产品的感知、营销战略、渠道战略、产品定价。我们知道老人想要的,想说的。”

张京康的胃口很大,在足力健一炮而红之后,他又开始研究老年人冬天穿鞋的问题。

最终他发现,因为足底血液不畅,冬天老年人的脚一定会凉,所以比起保暖,老人更需要一双不让脚不生凉的鞋。

他决定把羊毛作为材料,一能解决冻脚的问题、二能让用户直接感知的价值点。他亲自干到河南焦作(全球羊毛加工重地),实地考察之后,羊毛价格过高,不符合老人的购买成本。当时他的想法是,必须降低成本!

为了让羊毛商降低羊毛的出厂价,他2个月去了15次焦作,磨的厂商实在受不住了,硬是把45~50元成本的羊毛,砍到了31。后来啊,这双不冻脚的鞋火的不行,一度断货,因为就一个厂商,来不及生产羊毛。

张京康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砍价高手,他宰供货商是稀松平常的事。

不冻脚的老人鞋火了之后,张京康又开始研发老人皮鞋,为保证品质他用美国原装进口头层牛皮让上市公司利德科技加工,1.35厚。可他的老人皮鞋一双只卖169元。

50岁的人跟供货商砍价,说出去恐怕没几个人相信。别人报价18的鞋底,他用8块拿下。价格不是随便给的,他先花钱请了顾问,摸透材料、设备和人工等费用,算出鞋底成本仅7块,于是说,“我只给你8块,一年要600万双,做不做?”

其次是牛皮,18块一尺,含税。原皮从何地采购、价格多少,海关、运费、设备各方面费用,都被他算得明明白白,谁也忽悠他不得。

到后来许多供货商都害怕见到他,因为只要他去工厂,一定是为了砍价。

他对自己格外的狠,曾为了清楚抗菌处理,他在三四十度高温的发泡厂,一待三天,为了短时间成长起来,他跑遍了东莞、温州、晋江等地的几千家店铺了解鞋的市场;累到一个月被急救车拉走三次,好了以后依然马不停蹄的回到一线工作。

他的经验跟能力都是两条腿跑出来的,成功没有捷径。现在,他能自信地对人说:“我清楚每个环节,包括鞋底、鞋垫的组成分子、配方,它的产品结构,全世界最好的牛皮在哪儿,全中国加工牛皮最好的公司是哪些。”

开了1500家

疯狂的速度让人眩晕

足力健还有一点,格外的与众不同。足力健实体店专门开设在超市里。

其实这都是张京康多番调研的结果。第一、超市是老人生活中最常去的地方之一;第二,在老人的思维模式中,超市里的品牌可信度更高。

2016年年初,张京康在郑州开了第一家店;7月份,面向全国招商,截止今日足力健已有1500家店,县级以上市场100%覆盖。如此疯狂开店,背后的原因是,没有一家店亏欠。最夸张的时候,承德的一个店,一个月卖了40万,50%的利润。

运营足力健,张京康有三个绝技:流量、试穿、团购。

把店开到超市里、做流量产品、发单页宣传,这三步解决了流量问题。

实体店里的工作人员相当有礼貌,试穿时,提供半跪式服务,亲自给老人脱鞋、换鞋,令很多顾客大为触动。

工作人员

张京康的得意之作还是做团购,去年足力健的团购形式是满600送100,效果一般,今年他换了一种用户思维,将团购形式改为满600减100,业绩当即提升40%。

这些模式都基于用户情感体验,为了维护与用户的关系,张京康还承诺:不论任何价位的鞋,一年内开胶、断底,免费旧鞋换新鞋。

能说这样的话源于张京康对自己产品的绝对信任。无论足力健发展的有多快,他始终没有摒弃自己创业的初心:全心全意做最优质的产品。

不沾互联网,一年开店1000家鞋店,鞋业内的雷军!

创业的重点不是最后的企业,而是创造力。做一个产品红一个产品的张京康一直都在思考企业长盛不衰的秘籍。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企业要为用户解决问题和创造价值。创业,应该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而不仅是赚钱。

全心全意做产品。张京康说,“创始人一定要成为首席产品官”。现在的他,用户研究中心、产品研发中心一把抓,他坚信把爆品当做信仰来做,才能更深入,才能走的更远。

感谢您对投资中国网的支持!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或按住二维码点“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转发给朋友将有更多人受益。

投资中国网
标签:
首页2,裕马广告(美女与电脑) 广告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