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丧父,20岁丧母,35岁创业,与马云合作身家200亿
2017年 12月 28日    来源:云掌财经限高250米的北京长安街国贸段,有一座高249.9米的建筑,独树一帜成为“长安街第一高楼”,这是长安街第一高度,它叫北京银泰中心。
很多人都知道这座俯瞰CBD的建筑群叫银泰中心,但很少人知道为银泰命名的人叫沈国军,可见沈国军为人低调。银泰集团实际控制人——沈国军,身价200亿,常与其挚友马云相伴出行,马云称他为“现代吴三桂”,而更多的人却把他叫作“传统零售业的叛徒”。
他曾是穷人子弟
1962年,沈国军出生在浙江省宁波市的的一个小渔村,小时候家里很穷,沈国军是家中长子,经常带着弟弟在海边捕鱼捉蟹,然后拿到村里镇上去卖,一个暑假挣出一个学期的学费。
尽管如此,到了十几岁的时候,父亲不怎么赞成他继续读书。是母亲的坚持,才让他不至于辍学。后来,国家的经济政策有所松动,父亲开始组织村民做鱼塘,跑运输,家里的经济状况有了起色。但好景不长,14岁那年,他的父亲在一场意外车祸中离世了。
从县里的医院回到家中,沈国军看到了坐在床边哭泣的母亲,和床上刚刚两岁的妹妹,他知道自己应该承担起怎样的责任。母亲没有太多的文化和谋生手段,依靠在村口开早餐摊维持生计,起早贪黑,但也只是够这个家庭维持生活而已。
然而,更加不幸的是,6年后的1982年,他的母亲也因胃癌离开人世。母亲临终时,她将沈国军叫到身边,摸索着从枕头下摸出一沓皱皱巴巴的钱交到他手上,一共1000多块,是这个家多年来的全部积蓄。母亲嘱咐沈国军,你要用这些钱照顾弟弟妹妹。
从此,20岁的沈国军成了家里唯一的顶梁柱。
一直以来,沈国军对于做生意都非常擅长,最早在老家上学的时候,他就靠自己卖螃蟹挣学费。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跟同学一起做花木生意挣了一万多块钱,后来借给另一个同学,结果劳动所得“打了水漂”。再后来,他跟朋友合作一桩建筑材料外贸生意,算是 挣到了第一桶金——那是一张180万人民币的存折。
沈国军拿到这张存折,觉得这辈子都够了。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摆脱财务上的不安全感。但是,他没有乱花这笔钱,母亲的遗愿沈国军从未忘记——他把所有的钱都留给了家人。
逆境中的弹性
大学毕业后的沈国军被分配到中国建设的一个分行工作。由于工作出色;1992年,他在建行系统内获得了另一次机会,前往海南,担任建行总行下属企业的高管。
那时的海南恰逢大开发时期,热钱和热情涌动下的海口成为跑马圈地的热土。在海南的那些日子,沈国军经历了太多。对于异常审慎的沈国军来说,他不会从这里获得后来创业的动因。但此时,他却有了自己创业的打算。
1997年1月,30多岁的银行干部沈国军辞职下海,在北京首都大酒店的一间套房里创办了“中国银泰投资公司”。沈国军担任董事长,麾下有4名招聘来的员工——两个助理,一个司机,一个秘书。原来的生活戛然而止,站在人生的节点,沈国军开启了一段注定充满风雨的路程。
2008年10月,耗资60多个亿、历时10年建造、被称为“长安街第一高度”的北京银泰中心开业。诸如成龙、李连杰和李冰冰,以及柳传志、马云和郭广昌等700位社会名流,纷纷前来给沈国军捧场。群星围绕、镁光闪烁、鲜花掌声、香槟美酒——这就是人生高处的风景。
沈国军不再一无所有。
沈国军与马云
外界一直将沈国军看作是马云“密友”,因此关于沈国军的标签在很多时候都与马云有关,尤其银泰集团与阿里巴巴的合作,一度被解读为“传统零售的叛徒”。
关于“背叛传统零售”,沈国军是在2009年开始布局的,当时正是零售业十分火热,互联网刚冒头的时候,沈国军在乌镇举行了银泰集团的一次内部会议。会上他表示公司要转变,要创新,在座的高管纷纷表示不理解,但沈国军坚持自己的想法。
尝试转型几年之后,银泰百货于2013年3月正式更名为银泰商业,作为港股上市的零售企业,沈国军在香港宣布了这一重大消息。如今,银泰商业集团旗下有3大主要业务:银泰百货、银泰购物中心与银泰网。
2013年双十一,银泰商业集团宣布与天猫合作O2O,促进线下百货和电商融合。2014年4月,阿里巴巴集团以53.7亿港元战略投资银泰商业,成为仅次于沈国军的第二大股东。
目前为止,银泰商业已经是阿里与银泰合作的一个重要平台,银泰也是阿里唯一的深度合作对象。
沈国军什么都要最好,所以银泰百货成了最好的那个。未来,“背叛”了传统零售的银泰商业也要成为最好的那个。
感谢您对投资中国网的支持!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或按住二维码点“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转发给朋友将有更多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