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玉科技王运嘉:推进通证经济落地关键在“证币分离”
2018年 02月 04日    来源:亿欧帮助年轻人投资自己、投资未来、投资梦想
其实,长期以来,我一直有一个想法,就是把自己这些年在研发、商业、创业的经历,好好整理一下,给两岸三地的年轻朋友做一个分享,只是我这些年的工作实在过于繁忙,一直没实现这个想法,有点难以释怀。
所以,首先,借此机会,说一说我的过往,我是怎么从台湾去了美国,又回到中国大陆,在半导体、计算机、通讯、法律行业耕耘30年,目前投身于区块链的创业创新之中,在影响力变现的领域中寻求突破,为自己人生简单的回顾、感想和展望一下,希望给大家做个参考。
我出生于台湾,我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霸得蛮”湖南湘潭人。我的人生基本是在三地度过的:中国台湾20多年、美国10多年、中国大陆20多年。在我年轻的时候,不像现在有这么多选择,我们那个时候没得选择,我们那些老伙计的少年时代大多数的目标就是好好学习,然后出国学习,进入职场,一步一步成为一名工程师、科学家、高管或公务员。
如果按照那个时候的眼光,我算不错的,考上了台湾最好的建国高中、上了清华,在清华我们猛K那些原版的英文教材,然后考托福去美国读工科硕士、计算机硕士、计算机博士,进入了高科技企业当工程师,有着一份不错的薪资。如果说在清华和美国的学习,给我打下了数理、和计算机方面的科学基础,那么我真正的事业发展,却是伴随着中国大陆的经济腾飞一步一步起航,我很感恩能遇到这个机会。
1995年,我在美国的阿尔卡特(Alcatel)做光通讯研发的技术组长,那一年阿尔卡特(Alcatel)开始进行一轮全球的业务大调整,机缘巧合,我因为同时掌握中文、英语,又从事当时最火的光通讯研究,于是奉命前往中国大陆合作筹建研发中心,但没想到,后来机缘凑巧却成为了销售冠军。销售对于我而言,是全新的工作,有人问过我成为销售冠军的诀窍是什么,其实我也不知道,我当时就和我部门的小伙伴说过一句话:比聪明,我们永远比不过对手,干脆我们就比笨,老老实实的做好份内的事。
所以,工作的前十五年,一直在做一名安静的美男子程序员,日子安定而舒适,但是同时我又觉得应该前往中国大陆看看,因为这既意味着全新的机会和尝试,同时那里是我的故乡,有我血脉的亲人,我应该去看看。后来的发展,证明了我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整个90年代,阿尔卡特在中国的销售业务得到了迅速地增长,我也被提拔为当时中国区唯一的副总裁。后来我去了马可尼做中国区总裁,同时也在短时间内帮助马可尼将业绩得到不少的提升,我记得当年曾经被某杂志评比为通讯行业里中国区业绩增速最快的公司。
通讯行业做出成绩的这20年,我有三点体会:
一是,人生一定有选择,但并没有那么多选择,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命题。就好比在我们老伙计的时代,是读技术,出国,进高科技公司当科学家或者高管,或者进政府部门当名公务员,而今天的年轻人,是借助互联网和区块链技术,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获得投资,进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表达出自己的声音,做自己想做的事,自己就站在自己舞台的中央。
二是,虽然时代在变迁,但是事物运行的本质规律并没有改变。任何时代的年轻人,能够睁眼看世界,把自己的人生奋斗和人民的福祉相结合起来,立志做大事儿,为国家和社会健康工作五十年,这就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也是千千万万含辛茹苦养育我们的爸妈所期待的。
三是,如果我们的科技创新,我们的人生经验、我们所搭建的平台,能够帮助到更多的弱势群体、寒门子弟、年轻人和不甘于平凡、希望有所成就、有所贡献的人,去投资自己、投资未来、投资梦想,那么这将会使得更多的天赋得以迸发和被发现,这也将从更进一步激发社会前进的动力。
这也是我想重点说明的,今天中国大陆的机遇和环境,是无与伦比的,而我们这些老炮儿,现今的个人收入、地位和荣辱早已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期望我们的民族更有希望,未来终究是next generation的,我们期望社会能够帮助年轻人去投资自己、投资未来、投资梦想。
区块链的能与不能
区块链很热,但是区块链究竟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有人说,能发币,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炒一波,“割韭菜”,找到自己的财富自由之路。有人说,能做好玩的应用,做一只漂亮的代码版基因组合的卡通猫咪,并且可以作为珍藏品卖出高价。
我想说,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加密记账技术,他与传统的PKI(公钥基础设施)技术和以服务器为中心的数据库相比,其最独特的优势在于——
1、不可篡改性,即基于加密记账和共识机制,常人难以篡改区块链账本;2、以链上不可篡改的通证(Token)为基础的全新价值流转体系;3、脱离了中介,极大地降低了信息的传播验证成本和交易费用。这就是区块链的“能”,也是区块链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如果脱离这三点,来谈创新,其创新意义和价值是有限的,或者此种情况下的创新,传统技术甚至可以更好地提供解决方案。
而区块链的不能在于——
1、区块链不能凭空创造价值。因为常识告诉我们,真正实体价值的创造需要依托于资本、劳动力和土地,单纯的区块链技术运转并没有包含人类劳动在里面,只是机器和代码的机械运行,还消耗电力。
2、区块链不能保证上链之前信息本身的真伪与权属,比如我们故意去做一些假信息,让其在区块链上流转,那么这个信息即便可以通过区块链节点之间的校验,他也无法对应真实世界的信息或资产,这也是很多区块链项目最终沦为链内自娱自乐与现实场景脱节的关键难题。
3、区块链不能一味地去中心化。区块链项目本身,也因其场景各异,存在强、弱、去中心化的分别。比如Ripple要解决跨境转账的结算周期和费用难题,需要需要依赖于一个弱中心(SBI)去协调与真实银行结算的对接。又比如KodakCoin要解决摄影师原创图片的授权和流转收费难题,也一样有赖于Kodakone运营实体Wenn Digital在全球就行侵权打假,甚至也需要依赖于Kodak其自身的硬件设备。
4、区块链不能助力发挥人性中的恶,更不能秉持完全的技术中立主义。
国家打击ICO,为什么,当局有很多人是支持发展区块链技术的,但是因为纯空气的ICO,他会给不成熟投资者、一般公众一个不切实际的预期,让大家的资金进入了这么一个风险极高的领域,又难以有项目落地,这影响了社会和金融的稳定,所以国家才打击ICO。
另外有很多人说,技术无罪,是用的人出现了偏差,所以都怪人。这种观点有失偏颇。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是人能够生存下去,如果技术将人性的恶去发扬出来,诚实和劳动不再作为社会所崇尚的价值,而投机和炒作成为了追逐利益的不二法宝,那人类只会见利忘义、作茧自缚。
这也是为什么在刑法领域会有帮助犯——为犯罪行为提供帮助的一样要受到惩罚,刑法中还有危险犯——造成了某种危险,即视同犯罪既遂。正因为有些技术不是中立的,所以我们才知道,要消灭化学武器、生物武器,我们不能去制造把人类本身都足以毁灭的病毒,也不能去制造顷刻间可以让国际金融体系陷入混乱的恶性计算机代码。
利用区块链,向“寒门再难出贵子”说不
曾经网上有篇文章《寒门再难出贵子》,大意就是说虽然大家一样都能够去念书,但是因为家庭背景、经济条件、教育资源等各方面因素,寒门子弟面临了严重的阶层固化。
现实可能真的就是如此骨感,但是正因为现实很骨感,我们才有理想去改变这种不利的现实。我知道在贫困地区,很多孩子连英语老师的资源都难以匹配,考上一所重点院校更是难上加难,更不用说在创意、音乐、科技、文化等方面,能做出有益的发展。很多逐渐步入平凡岗位的朋友,却依旧心中保留一份最初的梦想:我们想一展歌喉参加歌咏比赛让全国观众喜欢我,想练好英语,世界那么大,多出去看看,想能够去知名院校聆听教授的教导、体会人生的感悟,这些对于富裕家庭而言是轻而易举,而对贫困家庭而言,难若登天。我们所期望的,就是利用技术去改变这种“寒门再难出贵子”的局面。
创业者,会把公司的IPO看做极为重要的一个成就。但是并不是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去成立一家公司,去运营、去上市。其实我们个人何尝不是自己的大股东。我们是自己的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而那些爱着我们的家人、师长、朋友,不就是我们的小股东吗。正是回顾自己这些年的成长,包括看到很多有潜力和才华的后辈的成长路径,我深刻体会到了:人与人千差万别,但是每一个人都需要一个自我展现的平台,去展示自己,展示完了自己,世界上总有那么一群人,接受自己、喜欢自己。让喜欢和支持我们的人投资自己,这样我们就可以有实现自己的理想的初始资金,未来我们好好努力,如果我们的影响力价值可以增值,那么那些早期投资我们的人也会因此而获益,我们为了支持我们、爱我们的人,会更加努力,同时端正自己的品行,不敢懈怠。
“才华可以决定我们走多高,品行可以决定我们走多远”,让珍惜自己品行的人获得收益,让无视自己品行的人改过自新,这样,不论是个人还是社会,就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互助氛围和积极向上的道德风尚,这对于社会的意义,善莫大焉。
打通通证经济任督二脉的窍门: “证币分离”
如之前所说的,我在职场上做工程师、做高管、自己创业,摸爬滚打三十多年,后来机缘巧合我学了法学,我现在给自己定的方向,就是基于区块链技术去构建法律科技的基础设施,这个基础设施就是,内容存证和身份认证。
其实,民事法律关系讲白了就是内容和主体,内容就是权利、义务、和责任,主体就是谁来享有权利、履行义务、和承担责任。从计算机技术的角度来看,内容指的就是数据,区块链技术目前解决的是数据的安全、隐私和共享的问题,但却忽略了主体性的问题。
我希望经由我们团队的努力和创新来弥补这个缺失,方便大家在进行区块链创新的时候,可以在现实社会的法律框架内开发具有法律效力性的应用,而不只是一厢情愿的在虚拟场景中自娱自乐、或者是误人误己。
区块链的应用,除了技术和法律层面,在经济层面,最近有不少专家学者提出通证经济的概念,这个概念很有意思,如果通过实践证明了它的可行性,将会开启一个重构商业模式的新纪元,所以,结合技术和法律,我也希望为通证经济的落地应用做一个尝试,三个层面相辅相成结合为一,为大家提供一个区块链应用的参考范例。
通过不断的碰撞、思考和研究,终于厘清了“证(Token)”和“币(Coin)”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证币分离”的新观点。
Token指的是通证,Coin指的是代币,过去这二个名词一直被视为是一码事,但是,现在我们不以为然,我们认为这二者的内涵截然不同。
我们都知道,早先区块链是币链合一,演变到今天,币链实质上已经分离了,最近有不少专家学者认为通证经济的核心价值在于商业模式的重构,但是如何重构,我们认为关键在币证分离,证代表的是权益,币代表的是价值,这二样东西的载体不可以混同,分开了这二样东西的载体。
我们认为,通证经济的任督二脉就被打通了,从此一马平川,通证经济不再停留在概念的阶段。
所以,我们正在搭建一个全球影响力价值变现平台,为每个人发个人自身的“影响力证”,这个证是有法律效力的,发证人是有履行义务的,如此一来,寻梦人在奋斗初期能够提前预支他们未来的影响力,以“证”的形式换得别人的具体资助,然后经由自身的努力让自己的影响力升值,在自己获益的同时,也使得当初资助过他们的人们获利,如此正向循环生生不息,我相信对社会的和谐以及对社区的协作是有正面积极意义的。
我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进行创业创新、发出的自己的声音,更希望能让爱你们的人投资你们,同时能从投资中获得回报,我们愿意提供一个互助的平台。所以,我们团队目前所做的就是,基于区块链技术,同时借助CA、eID、密码学等新技术,在证币分离的指导原则下,搭建起法律完备的影响力变现平台。
感谢您对投资中国网的支持!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或按住二维码点“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转发给朋友将有更多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