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维创始人50岁入狱,3年后出狱二次创业,4年造出“客车中的特斯拉”!
2018年 02月 09日    来源:BOSS商业智慧“你问我会不会万念俱灰,生不如死?我的回答是:肯定不会!相反,当我们有机会再见面时,一定是看到红光满面、笑容熠熠的老板。”2006年获刑入狱的黄宏生曾如此激励员工。
各行各业都有一批创业先驱者,每位创业者背后都有一个个起起伏伏、波荡不平的故事。
1
下乡岁月
黄宏生,1956年出生于海南临高,和当时很多的年轻人一样,黄宏生初中毕业后就下乡当了知青。
1972年,刚刚高中毕业的黄宏生,随着上山下乡的大潮来到海南的黎母山区当了知青,黎母山区是黎族和苗族聚居的地方,丛林密布,气候潮湿。不过一开始,年轻人看一切都是新鲜的。白天劳作,晚上吹牛,打扑克,有时候还能打一些果子狸来打打牙祭,倒也自得其乐。
慢慢的,日子变得漫长而无聊,看不到前途的年轻人日渐消极。生活也失去了最初浪漫的色彩,变得越来越艰难。有一年台风刮了三个月,不间断地下雨,山洪暴发。黄宏生和其他知青被困在住地,没有水喝,也出不去,只有把雨水沉淀了喝,就象在孤岛一样苦苦求生。
下乡四年,第一年是好玩,第二年开始失望,第三年变得消极,到了第四年,有门路的就开始活动回城,没门路的往往只有选择放弃。不过在恶劣的生活环境、日复一日的劳作中,黄宏生始终没有失去斗志,为了保持学习精神,他坚持写日记。也尽可能地找书来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春之歌》成了那个时代最好的精神食粮。
1977年,国家宣布恢复高考,这让一直都坚持学习的黄宏生看到了一丝曙光。经过短暂的复习,黄宏生考入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专业是无线电工程。
有趣的是,在他的同班同学里,还有两位日后声名显赫的企业家:李东生、陈伟荣——前者创立了TCL,后者创立了康佳。
后来,黄宏生和李东生、陈伟荣这三人在彩电市场相爱相杀,还被称为“华南理工三剑客”。
2
辞职下海
四年之后,黄宏生大学毕业,交出的毕业论文是黑白电视机设计。临别校园之际,他告诉老师:“总有一天,我要创建出像索尼、松下一样的企业。”
毕业之后,他进入华南电子进出口公司工作。3年后,28岁的黄宏生被破格提拔为常务副总经理,副厅级待遇。人生和事业都进入春风得意的阶段,但大学毕业时的理想却使他难以平静。他决定放弃已有的一切,去香港打天下。
1987年春,在同事惊讶与叹息声中,黄宏生辞掉了令人羡慕的职位,只身“下海”,追寻他的“索尼梦”。
1988年,一家叫做“创维”的小公司在香港正式成立。
3
三次打击
多年以后,有记者说黄宏生当初的理想是“打造中国的索尼”,黄宏生却说:创业之初根本不敢提这个理想,当年考虑的是如何生存下来。
没错,生存,对于所有创业公司来说,都是最迫切同时最残酷的事情,黄宏生和他的创维也不例外。创业仅仅三年,黄宏生就经历了三次打击,一次比一次惨痛。
1、第一次打击
黄宏生最先以代理电子产品出口打开创业之门,但由于不熟悉香港的环境,贸易环节又太多,进了货卖不出去,造成亏损。眼看着自己的努力付诸东流,黄宏生大病一场,入院躺了一个月。
2、第二次打击
第一次打击刚过,第二个打击又接踵而至。刚积累点资金后办了家遥控器厂,恰逢香港流行丽音广播,黄宏生认为机会来了,就与菲利浦公司的工程师合作开发丽音解码器,做成机顶盒接受丽音信号,当时野心很大,一下子做了2万台,只等石破天惊。
没想到最后震惊的是他自己,电视台感到丽音广播成本太高,说停就停了,黄宏生又一次尝到了失败的滋味。
3、第三次打击
第三次打击是发展彩电,黄宏生学的是无线电工程,且看到当时东欧彩电供不应求,前景一片大好。经过慎重考虑,黄宏生从银行贷款500万港元,聘请了国内知名厂家的工程人员40多人开发彩电产品。
经过一年多的开发,产品总算出来了,但由于技术落后,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去甚远,且不符合国际规格,参加国际展览无人问津,结果又亏损了近500万元,至此,黄宏生已债台高筑,陷入绝境。
4
绝处逢生
“胜利往往在坚持一下的努力中”,黄宏生很喜欢这句话,即便经历了三次打击,但在面临困境时,他选择宁死不屈,而不是就此放弃。
在坚持中,黄宏生终于等来了机会。1991年,香港迅科集团由于高层内讧,决定将公司拍卖,黄宏生没钱没势,本来没他什么事情。但是正好讯科集团有一批彩电专家受到了排斥,根本没人理会。
于是,黄宏生打起了这群彩电专家的主意,出让公司15%的股份将他们纳入旗下,使企业获得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9个月后,创维开发出国际领先的第三代彩电,在德国的电子展上获得了第一笔2万台的大订单,创维靠技术征服了欧洲市场,从绝境中走了出来。
之后,创维的订单源源不断,路也越走越宽,1994年,创维实现年产彩电40万台,销售5.5亿元,到了2000年更是以70亿元的销售额跃居国内彩电企业三甲。
2000年,创维在香港主板上市,筹集资金数十亿港元。
2001年,创维彩电销售额突破70亿元大关,进入中国彩电业前三名。
5
锒铛入狱
敢于冒险的黄宏生在彩电业务最繁荣时期开始进军房地产,于2004年3月,在海南与鸿洲地产老板王大富合资20亿元兴建海南省最大的地产项目“时代海岸”,涉及资金巨大。
据2004年香港廉政公署调查黄宏生挪用的4837万港币已注入该项目,当年11月,黄宏生与其胞弟黄培升在香港被廉政公署拘捕。
2006年7月,黄宏生因串谋盗窃及串谋诈骗创维数码5000多万港元被判监禁6年。
在黄宏生入狱后,69岁的王殿甫临危受命,出任创维董事局主席。在他的主导下,创维增设了集团主席、行政总裁的职务,还增设了独立委员会,并对董事会进行改组,黄宏生仅保留非执行董事一职,其家属也辞去了在创维的一切职务。
就这样,创维“家族式管理”的帽子被彻底扔掉,此后几年,在张学斌、杨东文等职业经理人的带领下,创维年营收保持着两位数的稳定增长,还让黄宏生手中的股票市值比入狱前翻了近10倍。
2009年7月4日,黄宏生被保释出狱。面对媒体,黄宏生表示“只有被火烫了,才知道什么是疼。不期而至的牢狱生涯让自己更加淡定从容”。
6
二次创业
2009年,结束近5年的牢狱之苦后,已53岁的黄宏生创立创源天地投资公司。
2011年1月9日,厦门金龙与南京创源天地汽车有限公司、南京东宇签署了《关于南京金龙三方重组协议书》,而南京创源就是黄宏生执掌的创源天地控股公司投资1亿美元在南京溧水成立的新公司。自此,黄宏生在南京金龙担任起董事长,开启其“二次创业”征途。
当时黄宏生甚至喊出了一句口号:要做客车界的特斯拉!
然而,隔行如隔山,刚进入汽车行业的黄宏生就自己都坦言“经历了非常艰苦的挣扎”,走得并不容易。据黄宏生透露,自2011年进入了新能源汽车以来,前后投资了十几个亿。
虽然在家电业游走20多年,但在运营南京金龙的过程中,黄宏生却发现之前的经验并没有给自己带来太多优势,甚至出现反效果。
“家电是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客车是定制,这就使我付出了很多的学费。”黄宏生举例,在接手南京金龙的初期,公司想设计一个时尚裸奔的客车,结果付了好几千万的设计费,最终却以失败而告终。
南京金龙能源客车。
其次这种磨合还体现在质量管理上。经历了多年的自动化改造,家电现在基本上一条生产线的工人数量不超过50个,全部用机器来保证质量减少人为因素,但客车却是严重依赖有经验的技工手工操作,在这方面黄宏生此前根本没有积累。此外,汽车和客车的销售模式都是B2B的生意,不同于家电的B2C模式,单单这个跨界就让黄宏生吃了大亏。
为此,年近六旬的黄宏生把自己的铺盖从深圳的别墅搬到了工厂,每天早上6点半就转一圈,上午去研发中心请教,下午到市场上聆听客户的批评和投诉,这样的日子足足维持了4年。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4年,南京金龙实现扭亏为盈,销售收入达16亿元,比2013年翻了4倍,其纯电动客车产销量达到1890辆,跃居国内全行业第二。
2015年,南京金龙纯电动客车产量达到8796台,同比增长了400%,销售收入55亿元,第二次蝉联亚军,仅次于宇通客车。
而且,根据业内人士预测,南京金龙将会在2020年实现620亿元销售额,2025年前实现1240亿元的新能源汽车销售额!
黄宏生的二次创业,总算成功了!
新能源汽车是不是黄宏生的天命尚不得而知,但其似乎已经找到了自己事业的第二春。而在整个二次创业过程中,黄宏生越来越感悟到:热情比天赋更重要。
尽管人生起起伏伏,创业经历坎坷无比,但黄宏生依然认为:“寻找天命的过程一点都不痛苦,像恋爱一样。寻找天命的终极目标是寻找生命的意义与使命,生命的意义让人度过痛苦和灾难。”
每个人都不是生下来就强大的,只是在信仰的牵引下,才在奋斗中不断强大自身。创业,就是黄宏生的信仰,就是他的天命!
感谢您对投资中国网的支持!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或按住二维码点“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转发给朋友将有更多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