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借100元送煤气罐,到600亿土豪,成为柳传志佩服的人
2018年 02月 12日    来源:天府财经“从扛煤气罐开始,到把液化气引到各个家庭里边,积累了钱后,开始向新能源挺进,并且做出非常优异的成绩。”能让联想的柳传志这么夸奖的人真不多。
这个典型就是王玉锁。如今,经过持续的战略升级与产业拓展,由他创办并执掌至今的新奥集团已是总资产超过600亿元人民币、分支机构拓展到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的世界级新能源企业。
挫折,坚定升级发展信念
1964年出生于河北省廊坊市胜芳古镇的王玉锁,创富之路并不平坦。三次高考落榜,令他不禁有些心灰,于是放弃学业开始做些小生意。王玉锁卖过葵花籽、啤酒,还卖过女用泡泡纱背心,后来还做过一家塑料厂的业务员,但都没有赚到什么钱。经历了对各种行业的探索、尝试,这一切让他具备了承受巨大市场压力的良好心态。
1986年春节,生意失败的王玉锁拿着100块钱,准备去租车跑运输,没想到人家又不许租车了。在茫然之际,他忽然想到倒腾燃气能赚钱,于是半途改道来到任丘。在任丘,经邂逅认识的一位熟人帮忙赊到一罐液化气,他骑着借来的自行车,将液化气罐拉回家,做起了经销液化气生意。没想到无意的选择竟然对了路,几天时间,液化气罐卖出去40多套,净赚1000多元。
20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国家对液化气开始实行“国家定价和市场浮动”价格双轨制。生意虽然做得并不轻松,但价格的双轨制还留有相当大的利润空间。随着市场不断扩大,几年时间里,王玉锁就赢得了创富的“第一桶金”。
王玉锁在从液化气零售上赚得第一桶金后,开始带领新奥寻求更具发展前景的工业项目。1999年,新奥抓住公共设施领域向民资开放的机会,开始向全国各地拓展燃气项目。经过500多个日夜的艰苦奋战,新奥成功研制出第一个国产大钢瓶,被业界称为神州第一瓶。
求变,创新方能化危为机
唯变不变。王玉锁有与生俱来,求新求变的性格和一直潜伏的危机感,总是推动他不断去寻找新的兴奋点。可以说,创新的基因一直都涌动在新奥的血液里。2004年,新奥的城市燃气业务发展正如日中天,但繁荣背后的隐忧一直在王玉锁内心挥之不去,他决定正式进军煤基清洁利用领域。
战略确定后,新奥自主研发了煤催化气化、煤超临界气化、煤地下气化等煤气化技术。借助这些技术的产业化,新奥真正实现了煤的清洁化利用,为国家能源安全及节能减排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新奥要做创新清洁能源的领跑者。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深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新奥将自己的发展完全融入国家的发展之中,把以清洁能源产业报效国家的目标作为自己最大的责任,积极进行新能源关键技术研发。
2006年,新奥还成立了自己的能源研究院,专门做清洁能源技术研发,这几年光花在研究院上的费用就超过了50亿元。目前已形成了包括国家千人计划11人、海归博士58人在内的核心技术团队。获得发明专利300余项,并先后承担了13项863、3项973等国家重点项目。
成功,管理者的战场
常有人问王玉锁“新奥的每次战略升级都能踩在点上,你的秘诀是什么?”王玉锁说:“我的成功与管理体制是分不开的,创立新奥时,引进的合伙人制度中的“身股”和“银股”制度,这是新奥走向成功的关键。企业壮大不是一个人的事情,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
王玉锁说“如果民营企业都能做到以政策为依据、以市场为导向,加上创立之初通过的合伙人制度,沿着新奥创造出的这一条独特的发展模式。一定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实现企业梦想,从而支撑起伟大的中华民族复兴之梦。”
感谢您对投资中国网的支持!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或按住二维码点“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转发给朋友将有更多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