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出了小米、Wish、Airbnb,GGV童士豪讲述“投资者如何点石成金”
2018年 04月 14日    来源:GGV纪源资本2018年3月,在第十届以色列投资者峰会现场,GGV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童士豪和Landmark总经理John Kunschner进行了一场名为”投资者如何点石成金“的炉边对话。
童士豪于2013年作为管理合伙人加入GGV纪源资本, 本科毕业于斯坦福大学,获工业工程学士学位。曾连续六年(2013-2018)入选《福布斯》全球最佳创投人榜单,于2017年排名全球第19名,于2018年排名全球第20名。他是最早全职进入中国的硅谷投资人之一,是小米的早期投资人和董事会成员。
以下为完整访谈内容:
问:早上好,欢迎来到第十届以色列投资者峰会的第二天会议现场。很高兴来到这里。我非常荣幸地向大家介绍Hans。Hans,你们中的很多人应该都认识他,他非常擅长投资,我来给你们说一些公司的名字,他是Wish,Poshmark,GrubMarket,Offer Up的董事会成员。他投资过Musical.ly,Slack,Limebike,Peleton,Misfit,Airbnb,Filpboard,Draftkings,Xiaomi等等。所以要么你是真的非常幸运,要么你就是真的了解你所从事的行业了。我们将在这儿进行一次轻松的谈话,希望能多了解你一点,也许能为在场的人们或者一些企业家和投资者提供一些慧语。所以我们开始吧。我们想知道你在科技投资领域的第一次尝试,那时是什么吸引了你进入这一领域呢?
Hans:好的。我觉得在台湾和洛杉矶长大决定了我上大学想去的两所学校,一所是斯坦福,另外一所是麻省理工学院。我觉得每个了解的台湾人都会想要我去麻省理工学院。但出于某种原因,斯坦福大学的阳光和校园的感觉对我更具吸引力。所以我成为了斯坦福大学的一名学生。因此从那以后,我离硅谷非常近了。我经历了专注于投资科技领域的投资银行工作,第一年是在纽约,之后是在亚洲。在第一次互联网浪潮时,我进行了两次创业。这些经历给了我利用中国第二次互联网浪潮机会的准备。
问:有哪件事是大家不了解你的呢?
Hans:我在十个城市居住过:在亚洲是台北、新加坡、香港、北京、上海;然后是纽约、波士顿、洛杉矶、旧金山、门罗帕克。我在这十个城市生活并且工作过,我并不比这个会场里大多数人更聪明,但是有10个城市和地区的数据点,看到历史上这些地区的文明国家、民族、王朝兴衰给了我更好的机会在中美两国投资和挑选最终成为获胜者的公司。
问:你已经投资了许多公司并且取得了很多成功,我相信你肯定也遭遇过一些失败。你最喜欢的投资经历是哪一个呢,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或者说你获得最佳的经验的经历是什么。
Hans:我可以每个都谈一谈。
问:好的。
Hans:最令我满意的可能是小米,因为我是从一开始就投资的,那时它们的估值是2000万美元。今年传闻小米的IPO估值已经达到了500亿到1000亿美元,这只花费了八年的时间,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我之前和他(雷军)共事过三年,那时他还是一个天使投资人一直在寻找着下一家创业公司。那时人们并不知道他是否自己有一家公司在做着些什么。之后,当他真的开始创立小米后,我记得有很多人告诉我们诺基亚、摩托罗拉都将会因为这家公司走向失败。
2010年的评估是完全正确的,并且两年后,这些预测都发生了。因此,如果能够当别人告诉你错的时候还看好某件事,并且看到它们如何成长,如何变得与众不同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另一方面,我也遇到过一些试图取代巨头的公司,特别是在社交网络领域。我记得我投资过三家公司,三家中的两家失败了,第三家被体面地卖出了。我觉得这也是很好的经历。要进入现有的热门市场并且赢得胜利非常困难,但仍然是值得尝试的。
问:很有意思。你觉得你是专注于行业,还是专注于想法,或者说你只是在寻找让你惊喜的管理团队?
Hans:我知道自己不是一个很会推理的思考者。我很害怕去分析。我更擅长于归纳性的思考,寻找3个、4个或5个思考点,并且以某种方式将这些点连接到之前的想法上,从这个想法出发聚焦到行业上。
比如,五年前,2013年的时候我做了一个决定。我觉得全球化、移动互联网的市场将会变得非常巨大,中美两国的公司都将更佳全球化,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发生更多的碰撞。他们将会有更多并购和合并的机会,这样的想法引导我们投资了中国的滴滴,它最后收购了uber;让我们投资了中国的grub,滴滴也投资了grab,它也许也会和uber做交易。
所以从过去几年的布局来看,我们认为或许可以再提前五年从早期就开始投资。投资Wish的经历也很相似。看到淘宝和天猫在中国都做了什么并不能让一位火箭科学家看到那些140、150、160万家在淘宝的商家最终要出售到中国以外的地方。有一些人利用了这一点,Wish在2013年那时候是做得最好的。2013年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在硅谷的Wish。你知道,一些来自中国便宜的商品其实很有趣。许多人会说我不用这个app,这个事没有价值。但如果你看到其他人的数据点的话,你可以发现它潜在的可能性。
问:你如何定义吸引力?我是说因为你接触公司从非常早期,一直到中后期。你会问哪三个或四个问题来推导这种吸引力呢?或者他们会问你的呢?你很可能一天要接触152家希望你投资的公司,对吧?
Hans:在硅谷,很多都是数据驱动型的。我不在意什么是积极投资,也不需要像数据之类的老想法来帮助我做决定,我可以很系统地做出决定,不用太久的时间就能促成很好的交易。我不是一个法哲学的完美主义者,我真的觉得你有一个关于未来的想法并且使用早期的信号来帮助验证你的想法是有可行性的。如果你有足够优秀的设想,那你就投资吧,你将会有很好的机会挑选到获胜者。这就是我的做法,因为我本身有一个想法,就不必花费很多去抓住吸引力。
我第一次见到Wish的时候,是在2013年的秋天。我最开始问他们的五个问题是,在你们的平台上是品牌商品卖得更好,还是非品牌商品卖得更好?大多数人期待的答案是品牌商品,因为大家已经很熟悉买品牌商品了。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卖品牌商品会非常困难。历史悠久的大企业在如今并没有前进的非常迅速。所以当他们回答卖非品牌商品的时候,我非常喜欢。
第二个问题是美国的哪些人在购买,是纽约的,旧金山的,洛杉矶的还是其它地区的?他们给我展示了一幅购买地图,大部分都是在美国的其他地区。大多数人也许不会喜欢这个答案,因为这个市场会很小,并且使用app的人也不是主要或者有价值的消费者。我很喜欢这一点,因为这表明了这是一个未饱和的市场。
我问的第三个问题是美国和国际的销售状况有何差距?你已经做了6个月了,销售上占比如何呢?他们说,美国占60%,国际占40%。对于其他人来说,可能会觉得你们是在美国销售上遇到麻烦了吗?但对我来说,这简直太棒了,你只花费了六个月,而且只是呆在旧金山,就可以全球化地进行销售,我从没有见过本地化的公司能在全球化的产业布局上扩展如此之快。所以这对我来说绝不是担忧。
第四个问题是,你有多少中国的供应商呢?因为据我所知,你并没有一个好的商业管理体系。他们果然没有供应商。对大多数人来说,哦,你还没有搞定中国那边啊!但对我们来说,这很棒,因为我可以帮助你在中国搞定这些。所以信号是什么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分析这些信号所用的框架。
问:是的,你还没有提到过管理团队。我总是听说管理团队是最重要的。也许你经历过一些情况,比如你觉得某个管理团队很不错但其实并不好。或者相反的情况,你因为怀疑他们而错失了投资机会,其实后来发现那些人恰恰是最好的。
Hans:我觉得我们都已经看了很多投资案例是他们团队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最后他们却成功了,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公司。你可以在硅谷看到类似Airbnb,Facebook这样的很多例子。你也会看到有些团队非常出色,你觉得一定要投资他们,但最后他们却失败了。我的观点是,你可以在这两种情况中都找到成功或失败的案例。
对早期投资者来说,你根本不知道这个团队学习的速度。我所期望的是时钟速度,这个团队能以多快的速度调整、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害怕用低成本迭代的方式去尝试很多有趣的东西。如果某个团队速度很快,并且拥有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团队成员,这样就会有更好的团队思考,不会错过好的机会,这些看似不显著,但却是最终差异形成的原因。
如果我们看Wish的话,两位联合创始人,一位来自东欧,另一位来自中国,他们俩在加拿大的滑铁卢大学相遇。当时他们一个在谷歌工作,一个在雅虎工作,之后他们最终在Wish共同工作。所以,从美国之外的地方获得启发,在美国经受锻炼,帮助他们能看到并且尝试一些大多数人不会做的事情。
问:这是一个以色列投资者论坛,你们已经在亚洲和美国进行了很多投资,但是在以色列很少。你现在非常感兴趣并且关注这一块。你现在是否有不同的看法呢?和你之前的投资模式是否会有一个动态的变化?我觉得你会有所决定。
Hans:我觉得我们一直想在以色列做更多的事情,但我们现在投资的广度很有限,因为在中美两国我们已经投入了很多。我们很乐意和愿意来这里的以色列团队会面。他们拥有卓越的技术,我们能帮助他们进入美国和中国的市场,显然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生态市场。
问:关于未来结合中国和以色列的战略,你怎么看?
Hans:中国现在绝对是制造业的中心。它最近已经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和硬件的消费市场。这给了以色列军事工程师和科学家发展高端科技创新技术的机会,我觉得是有机会帮助以色列在中国的消费和制造业企业发展的。
问:如今风投市场非常有趣的一件事就是,创业公司需要等待多久能IPO或者卖出。它们正在变成多达200亿美元或者创业风投市场上从未出现过的私人企业。这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呢,这是否会带来更多的挑战性?你对这件事怎么看?
Hans:这对于公众投资者来说不是一件好事,也不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他们早期进入企业的机会显然被封锁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显然是不好的。但是,总的来说,我觉得这个趋势难以阻挡,你可以看来自软银集团的Vision Fund,红杉资本正在筹集150亿美元的资金。我们所有人都在想,如果我们想入局的话,要么就尽可能地及早进入,这种人与人直接对接的方法是可行的,要么你就不得不变得更加强大。
所以这个世界在创业方面都是两极分化的。对我们来说,建立一个更全球化的实践版图,并且建立一个更加强大的团队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这就是如今的现实情况。
问:最后一个问题,你有人生的导师吗?
Hans:好问题。在我人生中,有一些曾和我一同工作的导师。第一个是在Bessemer,在到中国开展我的VC事业之前,我在Bessember时我学到了很多。我的另一位导师是在新加坡电信公司。实际上,我有两位导师在新加坡电信公司,他们教导了很多关于一个大企业如何去思考创新和应用科技。第三个,我觉得和一些小的创业家一起工作也教给了我许多东西。我与许多创业者一同工作过,比如小米、Wish,Slack和Airbnb的创始人,你总是可以在与他们共事的过程中学到很多。
问:我们的聊天很棒,非常开心能与你交谈。
Hans:谢谢。
感谢您对投资中国网的支持!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或按住二维码点“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转发给朋友将有更多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