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首富的折腾史!从捡废铁卖边角料发家,如今财富345亿,居然酷爱种菜!
2018年 04月 30日    来源:环球闽商林秀成这个名字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还记得那位种菜的首富吗?就是他!你看,这位首富有一颗不安分的心。
在发展主业的同时,还斥巨资70亿用于种有机蔬菜,建植物工厂,他种的这些蔬菜可厉害了,不撒农药,甚至不用洗,可以直接食用。
其实林秀成从捡废铁卖边角料发家,是LED上游的赚钱王,三安光电是一家生产光电照明的企业,2008年借壳上市(600703)之后,林秀成连年位居福布斯富豪榜的厦门首富,林秀成、林志强父子,如今财富345亿元。
2007年前,福建三安集团董事长与其子林志强通过持有三安集团100%股权,以成功转让股权于福建三明钢铁集团,间接持有三安光电49.14%的股权,坐拥 112.67亿元财富,位列新能源榜富人榜第一名。
林秀成除了钢铁生意外,电子、茶叶、房地产他都经营过,涉足各行各业,如今还加入上市国企27亿重组,这个爱折腾的福建首富真是一刻都停不下来。
但是首富也有首富的艰辛,每个创业者都有不同的艰辛史,从创业者到富豪,往往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1、划时代倒卖废钢铁边角料起家
林秀成是安溪湖头人,很多人说他的经商能力似乎是天生的。安溪铁观音风靡海内外,但林秀成选择的发力点却是冷酷无情的钢铁。
林秀成起初靠倒卖废钢铁边角料起家,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与三明钢铁厂打上了交道。林秀成先瞄上了钢铁贸易,那还是计划经济时代,钢铁贸易的巨大利润让林秀成赚了第一桶金。
而后三明钢铁厂和林秀成共同注资成立三安集团有限公司。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在林秀成的精心呵护下,三安集团已经由单纯的钢铁冶炼和钢铁贸易发展成为如今集钢铁冶金、光电子高科技、茶厂、水电站、房地产、贸易等多种行业在内的多元化企业集团。
2002年,三安集团总资产达26亿元,共有员工6000人,在全省百强企业集团中排名第14位。但就在这时候,钢铁行业的寒冬来临了,林秀成不得不盘算进行战略转移,他把目标锁定在家乡的茶厂。
2、多元经营,总部出走厦门
那是2002年底,林秀成毅然以54%股份入主安溪茶厂有限公司,其生产的“凤山”牌特级铁观音70%出口到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但由于其他原因,在经营了三年后,2005年林秀成被迫退出经营茶叶的行列,将所有股份全部转出。
由于小型钢企规模太小,再加之铁矿石连连涨价。成本提高后,使三安钢铁陷入危机。林秀成开始投资高附加值的电子高科技项目,他同时也看好房地产的升值潜力,逐步把集团业务进行拓展。
2004年,林秀成将三安总部从安溪搬迁至厦门,同年,三安电子在厦门获得迅猛发展。
3、林秀成的产业像滚雪球般越滚越大
从钢铁转向陌生的电子项目,不仅需要胆识,也需要智慧,林秀成很快就收获了投资高科技的“果实”。“
如今,三安电子与美国EMCORE公司合作,建成国际级研发与产业化中心,在蓝光、半导体激光器、白光照明、主动通信元件等光电子领域与世界水平一争高下,三安今后将在国家未来引发照明革命的光电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浪潮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三安光电渐入佳境之后,林秀成“种菜”曾经也被热炒一番
由三安集团和中科院植物所共同发起的中科三安“植物工厂”,研发总部在厦门,首个生产基地在安溪湖头于2016年6月建成,建成之后据说是全球最大的植物工厂,面积近万平方米。
在先进制造领域的新能源称雄之后,林秀成这是计划在“先进农业”将中科三安再造成另外一个三安光电么?将给人类带来更美好的生活。
他还是一位沉迷技术的“钢”老板……
林秀成是做钢铁贸易起家的,但这位低调的“钢”老板,真正产生社会影响力的不仅是他的财富,或者说他真正的财富,其实是来源于他对技术的沉迷。
或者具体点说,三安光电能够将林秀成父子送上能源首富的宝座,是依靠三安光电的技术进步带来的。由此可见,林秀成的财富,是由科技驱动的。
除了用”科技农业改变生活”,林秀成还是一位慈善家,热爱捐助公益
2017年10月31日,林秀成向家乡安溪捐赠一亿元设立三安教育慈善基金,用以改善安溪办学条件,奖励优秀师生、资助贫困学生。林秀成表示,此次捐赠一亿元设立三安教育慈善基金会,支持家乡的教育事业,期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海内外安溪人都来关心教育、关注教育。
当天,由林秀成家族捐资3亿元建造的安溪三安大桥也建成通车。据统计,目前林秀成家族已经累计向家乡安溪捐赠超过9亿。
如今,这位福建首富成的足迹已遍布大江南北,他是一位既精明又神秘的安溪商人,也是一位心怀慈善的慈善企业家。他白手起家的创富历程,对后来者而言,仍有其借鉴及启发的意义。
感谢您对投资中国网的支持!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或按住二维码点“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转发给朋友将有更多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