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东敏:一个家长式的人物如何续写百度传?

2018年 05月 27日    来源:艾问iAsk

2017年1月,马东敏回归,她挖来了陆奇。大刀阔斧的改革,让市场重拾对百度的信心。

2018年5月,陆奇走了。市场表现出的是震惊、不解以及对百度未来的疑惑。

在百度集团原总裁陆奇离任的微妙节点,一则传言把李彦宏与马东敏夫妻二人推向风口浪尖。

22日晚间,百度发布微博公开声明,请大家不传谣不信谣,并附上谣言本谣。引得各大媒体纷纷转载,这使得大多数不知情的网友都了解了这则传言,越传越广。

我们不知道事情的真相,我们关注的重点也不在于此。今天我们故事的主人翁是马东敏,有媒体曾将她之于百度,比作蔡崇信之于阿里、刘炽平之于腾讯,一个家长式的人物,在内外部统筹管理并影响最高决策者。

马东敏

1

从创业到上市

百度的孕育与成长

她的故事,从与李彦宏相识开始讲起。

安徽出生的南方姑娘,面容清秀、身材娇小。19岁在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毕业后,马东敏前往美国留学,在新泽西州大学一路攻读到生物学博士。

1995年,留学期间的她结识了同在美国留学的李彦宏。李彦宏对马东敏表达好感时,邮件里对她的描述仅有简短的三个词:有魅力、有知识、大方得体。他们从相识到相知的故事里,包含着很多浪漫元素:一见倾心、强烈追势、六个月闪婚。

1995年的深秋,二人在法官见证下简单举行了结婚仪式,略带寒意的深秋,马东敏身着适合盛夏穿的粉红纱裙,李彦宏穿的则是出国时带的旧西装,还不富裕的二人相当于裸婚。

两年后,李彦宏已经成为一名硅谷工程师,手握华尔街道·琼斯子公司70余万股期权。但马东敏认为他在信息技术领域是顶尖专家,应该独立创业。

1999年,李彦宏辞掉高薪工作,携搜索引擎专利技术回国创业,并在千禧年的第一天创立了百度。马东敏则在美国,留好退路。

成立之初,百度的主要商业模式是给门户网站提供搜索技术。2001年前后,互联网泡沫破灭,各大门户与之“决裂”,百度陷入危机。当李彦宏通过越洋电话向马东敏倾诉的时候,马东敏飞回国了。

此次危机使百度转变了定位,从一个技术提供者变为一个面向终端消费者的搜索网站。但转型后的百度并没有找到清晰的盈利模式,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这是致命的。广泛流传的故事版本是,这时的马东敏抛出了一根救命稻草——竞价排名。

用历史的眼光去看,今天饱受诟病的竞价排名,曾拯救百度于水火之中。到现在为止竞价排名依然是百度的主要收入来源,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我属于慢性子,考虑周到了才去做。但她是个急性子,做出决定马上会行动。”李彦宏这样评价马东敏。

公司走上正轨后,面对要不要上市的选择,李彦宏陷入了矛盾。一方面,上市会解决资金问题,让百度脱颖而出。但另一方面,筹备上市需要一笔数目不小的花费。此外,维护上市公司与股东的关系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稍有不慎就可能对簿公堂。

马东敏没有立即给出意见,而是陪李彦宏去华尔街走了一遭。华尔街专家的研究结论是百度符合上市条件,李彦宏心头的一块石头才落了地。

2005年8月5日,纳斯达克的钟声响起。有媒体统计,百度成功上市的瞬间,9位亿万富翁,30位千万富翁和400位百万富翁诞生,缔造了21世纪初的创富神话。

庆祝晚会上,李彦宏毫不掩饰地道出:“百度精神里有一种勇气,而我的妻子马东敏博士,则是这勇气的来源。她总能在关键时刻,冷静地提出最勇敢的建议。事实证明,她的那些充满东方智慧的建议,将我引上了正确的道路。”

劳苦功高的马东敏,在2007年以后,据称因为家庭和身体的原因,退居幕后。

2

从BAT到AT

马东敏退居幕后的这些年

2011年3月,腾讯市值(446亿美元)被百度(462亿美元)超越,这是当时近5年中国互联网第一的头衔首次易主。李彦宏荣登2011福布斯财富榜中国首富之位,风光无两。

2012年,奇虎360突然出现,争夺搜索市场,助推百度股价下跌,一年内跌幅达30%,百度市值一度回落到350亿美元。另一边,随着微信价值被认可,腾讯的市值已逼近600亿美元(截至2012年底)。

2013年,百度股价逐渐回暖。搜索业务上,360的威胁没有继续扩大;移动互联网上,百度斥资18.5亿美元收购91无线,成就当时中国互联网历史上最大一宗并购案。不过,谁也没料想到的是,四年以后,在人工智能的主航道理念上,91无线这个曾经的香饽饽也摆脱不了被关停的命运。

2014年,百度市值几乎只有阿里巴巴的三分之一。《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在美国纽约揭晓,腾讯、百度和阿里巴巴首次上榜 。

2015年,李彦宏宣布拿出200亿元做O2O业务,百度糯米与百度外卖成为这场豪赌的主战场。之后,百度陷入O2O烧钱困局。直至2017年2月,百度糯米才实现盈利。而百度外卖一直在美团与饿了么的夹缝中求生存,直至2017年8月卖身饿了么。其实早在2016年的高管人事变动中,就可以看出百度已无暇顾及O2O。

2016年,O2O与爱奇艺两个烧钱黑洞仍在持续。高位拿下91无线引争议,在O2O上摇摆不定,互联网金融布局迟缓,错失移动互联的风口,竞价排名饱受诟病,卖吧事件尽毁声誉,在种种事故交织后,百度在2016年陷入至暗时刻。

艾问认为:可以说,百度错过了一个时代,没有在这个时代拿出一个叫好又叫座的产品,这也是导致它与AT的距离越来越远的重要原因。

百度还面临着人才流失的问题。根据腾讯的一份统计显示,从2007年到2017年,百度至少有十位副总裁、二十多位高管离职。仅从2015年至今,百度离职高管超过十位,可以说是爆发式高管离职潮。

3

从幕后到回归

马东敏的这一年多

2017年初,马东敏回来了,她挖来了陆奇,还给自己开启了新的征程——重回百度,拯救百度,振兴百度。

谈到百度面临的问题——为什么她离开百度这几年,百度会形成这样脆弱的口碑?她非常生气直指问题核心:整个百度,从下到上,人浮于事!一旦有好机会,他们立马想的不是执行公司的战略,而是想着跳槽,他们更感兴趣的是和媒体、投资人打交道,而不是关心业务。

马东敏的职务是董事长特别助理,不挂任何职能部门,但负责百度的投资、人力资源与市场公关。而陆奇担任的是百度集团总裁和COO,主推AI业务,各业务群负责人直接向陆奇汇报,陆奇向李彦宏汇报。由此形成“李彦宏-陆奇-马东敏”的三角权力结构。

但有媒体评价,陆奇明面上是关键先生,但李彦宏和马东敏是毋庸置疑的权力最顶层,一个管事,一个管钱。

马东敏是持股4.68%,投票权占比15.5%的百度股东,虽然这些年一直未在百度任职,但她依然是百度重大决策的背后参与者。比如一位参与携程并购去哪儿交易的人士就曾称,2015年百度将去哪儿卖给携程,“最终就是马大姐拍板的”。

在回归当天的内部会中,马东敏坦言,她喜欢直接坦诚地分析沟通,喜欢建立流程机制,喜欢timeline和deadline。

她回归的这一年多,百度重新梳理了战略、组织和业务。战略上舍弃O2O业务,拥抱 AI 与移动互联网;组织上裁撤医疗事业部、砍掉百度外卖;业务上分拆百度金融、百度国际部分业务。改革与马东敏砍掉看不到前景业务的思路不谋而合。陆奇是主要操刀者,而马东敏是背后支持者。

百度

另一方面,马东敏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百度战投上。

2017年经过一系列调整,百度投资并购部变成了战略投资部门,即百度战投,由马东敏执掌。

一位百度被投公司负责人告诉媒体,李彦宏比较感性,马东敏极理性,她对未来多大市场、百度投资和双方合作的价值,算得很明白。而马东敏的理性与果断正在改变百度保守的投资业务。

“投资速度在变快,她是一个精明的女性领导者。”首汽约车CEO魏东曾表示,他在2017年夏天多次与马东敏碰面,百度投资首汽约车,从过会到拍板投资等流程不超过一个月。

事实上,在过往的那些年里,百度投资部并不缺少人才,比如汤和松、何海文,都算得上是投资圈的翘楚。但百度投资依然面临人员拼命离职,成功项目屈指可数的困境。

“大家都不愿意承担责任,于是很多项目都最终拿到投资决策委员会上来拍板,这样一来,好项目都跑得差不多了”,某百度投资的离职人员表示,投后服务的缺位也让好的项目退避三舍。

到了2017年,百度战投大多数项目都由马东敏亲自推动。更理性、更强势也更深入一线的马东敏,正塑造战投更加开放大胆的对外风格。

百度

根据猎云网统计,2017年,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的投资数量分别是38、113和45。百度战投投出20家公司,其中最大一笔是70亿元战略入股中国联通。百度整体投资数量比2016年多了15笔。

2017年,百度也加速了争夺硬件厂商的步伐,与华为、小米等手机大厂达成战略合作,合作均由马东敏亲自出面洽谈。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百度对威马汽车的投资也是由马东敏主导的。今年3月,百度战略投资极米科技,同样由马东敏执掌的百度战投推进完成。

可以看出,过去一年,马东敏一直在战略上为百度的 AI 主航道铺路。而陆奇一直在台前扮演着百度 AI 代言人的角色。

在两人配合发力之下,2017年底百度的市值已重回“魏则西事件”之前的市值水平。甚至,在陆奇宣布离开的前一天,百度市值已突破990亿美金,离千亿美金只剩一步之遥。但目前看来,这一步之遥恐怕有点遥远了。

陆奇离开后,还有谁能配合马东敏来打百度的这场翻身仗?

感谢您对投资中国网的支持!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或按住二维码点“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转发给朋友将有更多人受益。

投资中国网
标签:
首页2,裕马广告(美女与电脑) 广告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