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身农村,考上名校却摆摊创业,他公司年营收3600亿,还赢取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
2018年 06月 14日    来源:老板商战智库全球近四成的网上交易,都发生在中国。去年,中国的网上零售交易额就达到了7.18万亿元。
这有赖于中国网购平台的快速发展,而京东便是众多网购平台中一颗璀璨的星。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京东创始人刘强东的故事。
01
“孩子王”进京求学
江苏省宿迁市来龙镇光明村,刘强东的出生地。
那时的他,被村里其他孩子们称作“大强”,每天晚饭后带领孩子们玩耍,是名副其实的孩子王。
草垛、平板车、池塘都是孩子们玩耍的地方,弹弓就是他们最好的玩具。
虽然家境清贫,但是刘强东在家乡,度过了少年最快乐的时光。
刘强东的父母以驾船为生,常年不在家,于是刘强东和外婆一起生活。生活起居由外婆照顾,学习上的事情,都是自己做主。
成年后的刘强东曾说到:“我学习的时候能做到百分之百的投入。直到今天,只要我看书,任何人喊我,不管多大声,我都听不见,你必须摇我肩膀。”
1992年,这个在学习上百分百投入的小伙子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是当年宿迁的状元。
他之所以选择人民大学的社会学系,放弃了清华的物理系,是因为他想回宿迁做县长,为家乡的人民做点实事。
同年夏天,刘强东带着亲戚们凑来的500块钱和76个鸡蛋,踏上了去北京求学的路。
而在这之前,刘强东去过的最大的城市是江苏的省会南京,在南京的时候,他就在想,原来世界上有那么多比宿迁大的地方,北京到底什么样呢?
02
创业变欠债
上了大学的刘强东,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更决心不能再向家里要钱。
在同学们打扑克的时候,他在学习;同学们打麻将的时候,他还在学习。
通过没日没夜的自学,刘强东掌握了编程技术,为别人开发系统,赚了十几万的外块,给自己买了一台“大哥大”。他不再是那个囊中羞涩的穷学生。
大四那年,刘强东看中了人大西门一家要转手的饭店,他觉得饭店的客流量和位置都不错,决定把店铺盘下来自己做老板。
刘强东拿着自己做程序和其他兼职赚来的钱,又向别人借了一些钱,总共凑齐了二十几万,接手了心仪的店铺。
刚当上老板的刘强东不仅没把原来饭店的员工裁掉,还给他们每个人都涨了工资,员工的伙食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初入社会的刘强东认为,自己要做一个对员工好的老板,拿真心换真心,员工就能好好工作。可是社会给刘强东上了严肃的一课。
因为刘强东还是个大四学生,不能每天呆在饭店,于是采购食材和收钱的事情就交给员工,结果刘强东的真心并没有换来真心,员工们在他不在的时候,喝好酒,吃好菜,买菜报假账,很快饭店就被员工掏空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自己的饭店被告知要拆迁了,而且他和饭店原主人签合同的时候被对方设计,原主人早就知道这块地方即将拆迁,和他签的店铺转让合同中有很大的猫腻儿,他并没有得到房屋的产权,拆迁一分钱都拿不到。
而且店里亏空的数额巨大,原本一个堂堂有为青年,一夜之间就背上了二十万元的债务。
面对一身的债务和他人的议论,刘强东表面很平静,但内心一直在反省自己的错误,想着总有一天打一场翻身仗。
03
中关村再创业
1996年,负债青年刘强东走出了人大校门,正式进入社会。
刘强东进了一家日企,公司采用轮岗制,刘强东很快熟悉了公司的各个岗位,也学会了日本企业的精细化管理,为他今后管理公司打下了基础。
之后,他辞去了日企的工作,回到家中,思考自己将要走向何方。
想来想去,刘强东决定回到北京,再创业!
刘强东来到了中关村,中关村离他的母校人大很近,刘强东即将在这里开始他的二次创业。
经过了创业失败,背负债务的他,这回不敢贸然出手了,刘强东在中关村整整考察了2个月,寻找商机。
直到两个月过后,他认为自己对中关村有了足够的了解,才把自己仅有的12000元积蓄拿出来,租了一个店面,开始卖刻录机,并去注册了公司,名字就叫做“北京京东世纪商贸有限公司。”
虽说注册的是个公司,可实际上就是一个摊位。由于自己的本金不多,摊位的位置也并不好。
当时自己的朋友,母亲,女友全都不理解他。朋友说你都创业失败了还要搞?母亲说他不走正道,女友认为他没什么出息。
面对着巨大的压力,刘强东只是埋头苦干,一个人跑到中关村的街道上,发了整整三个月的传单,又不停的想新的能赚到钱的法子。
当时的中关村的大小铺面上,顾客买的东西其实很多店里都的没货,大家都会跟顾客说去库房取货,实际上是去别的店铺串货,来来回回需要二十几分钟的时间。
刘强东发现了里面的门道,为了提高自己店铺的营业额,他想出了这样一个法子。他进了20几台不同品牌的刻录机,还雇了一个小伙子,专门给别的店铺送货,还承诺所有的刻录机拿到手不需要二十几分钟,两分钟就能送到,做不到倒赔10块钱。
很快,这个方法让他有了许多的客户。并且由于诚信经营,和他合作的批发商也越来越多。
日子一天天过去,两年后,这个摆摊创业的年轻人公司做到了1000万的营业额,那是2000年。
04
勇闯电子商务
2003年,刘强东已经成为了电子产品的零售商,京东的连锁店大大小小开了有十几家之多。
可是突如其来的“非典”让他的业务受到了重创,大家都不出门,店铺没有人流量,但是生意还是要做。
刘强东苦思冥想,决定将生意搬到线上。
那时的刘强东,虽然有编程基础,但是对互联网环境还不是十分了解。但他十分努力的学习互联网知识。
为了推进京东的线上业务,当时不管是京东的员工还是他本人,都夜以继日的在论坛上发帖,宣传京东的网购业务。
用了半年的时间,京东的网上订单就高达1000万元,这让刘强东看到了电子商务的希望。
在经过了几个月的观察和与互联网上的客户交流后,刘强东做了一个所有人都认为他疯了的决定,他要关掉全部实体店,开展网购业务。
他认为,电子商务相对于实体店,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而就当京东刚刚进入电子商务的八个月后,美国互联网零售巨头亚马逊进入中国,刘强东为了在激烈的电子商务的竞争中存活下来,不惜投入了两千万资金。
投入巨资之后的他,时常夜不能寐。在2005年年底,京东的线上收入比上一年超出了百分之二百,才让他松了口气。
从此,京东坐上了电商发展的高速铁路。
05
最明智的策略
2007年,刘强东得到了今日资本的风险投资,1000万美金。还签下了对赌协议,刘强东决心要大干一场。
拿到投资的第一件事,他就告诉股东和高管,要自建物流体系。
建自己的物流是一件极其烧钱的事情,股东和高管们都想不通,明明市面上有那么多家物流公司可以合作,自己烧钱建物流干嘛?大家一致认为他疯了。
在刘强东强硬的坚持下,京东建立起了自己的物流体系,这让京东在配送方面占尽了优势。当竞争对手们反应过来的时候,开始跟进,但为时已晚。
2016年的时候,京东在全国就已经有六大物流中心开始投入使用,覆盖到了中国的大中城市。现在三四线城市,也慢慢渗透进去。一线城市当日送达,三四线城市次日送达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
在烧了上亿元之后,京东自有的物流体系,俨然成了京东最核心的竞争力。
06
2017年,京东全年的净营业额为3623亿元,当初的那个江苏宿迁的”孩子王“已经站在了人生顶峰,这是多少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虽然现在的刘强东,经常和自己的娇妻章泽天出现在微博热搜上,可是事业,一点也没耽误。
京东一直在进步,京东的配送无人车已经投放到北京各大高校,未来将会投放到更多的产业园区中;配送无人机也将投入使用。
2018年,最新发布的中国商界最具影响力的50人,刘强东位列第五名。
那个当年闯入中关村的大强已然成为了一名成功的商业巨头。
感谢您对投资中国网的支持!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或按住二维码点“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转发给朋友将有更多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