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郑州演讲:关于创业新风口他讲了5个故事
2018年 07月 07日    来源:大河财立方新中产崛起后,社会消费习惯将被如何改写?7月6日,新匠人2018河南峰会暨新匠人河南100人计划启动仪式在郑举行,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出席并作了题为《消费升级时代是额能代表新国货》的分享。关于匠人产品已成新的创业赛道和风口,他讲了5个故事。
记者获悉,从早前的4月15日开始,吴晓波频道新匠人加速计划正式启动,其已在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聚集了近300位新匠人,并在北京、上海、浙江、广州、福建、江苏等6个区域建立了分会。如今新匠人加速计划则牵手群象岛正式落地河南。
“我们新匠人的计划能够进入到郑州,到河南,我觉得是一件特别荣幸的事情,也是一件挺有意义的事情。因为我们河南是中华文明的发源之地,同时中华民族是全世界所有的文明中最早进行职业分工的一个民族。”吴晓波说,从两河文明、伊朗文明、罗马文明,包括中华文明在内手工艺领域中,中华民族的手工艺水平是各民族中最高的。其中原因并不是我们比别的民族更聪明,而是因为我们在制度上,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了工匠制度,一直把它延续到了今天。
谈及为何会在2018年的今天推动一个新匠人的加速计划,吴晓波则表示,所有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都是因为需求端的变化所带来的,这个是我们在今天的中国看到的一个景象。而且任何一个国家的新中产崛起以后,这个不仅是中国,我们在100多年来从美国到日本都看到同一个景象,就是当你一个国家的新中产阶级崛起以后,有一件事情一定会发生,就是这个国家的新中产他们更热爱本国文化。
在这一背景下,吴晓波坦言,他从2016年的7月份开始做奇葩匠人,一开始懵懵懂懂地发现了一个新的创业赛道和风口的出现,到今天他已经非常确定地来推动新匠人加速计划。“我觉得两年来我们的心路历程,实际上也是中国整个一个消费升级和产业转型的必然结果。这条路会走得很长,我们会一起走三年、五年、十年甚至更长的路。但是,我在想,我们未来所经历的企业的不断壮大,人们对消费、对非标品,对匠人产品喜欢的一个过程,就是中国产业升级和中华文化在商业领域得到复兴的一个过程,”吴晓波表示。
(下附吴晓波郑州演讲全文)
吴晓波:谢谢主持人!大家上午好!
没想到一大早有那么多的朋友都能及时地赶到这里,感谢大家的支持,所以也看出郑州的交通还是不错的。我们新匠人的计划能够进入到郑州,到河南,我觉得是一件特别荣幸的事情,也是一件挺有意义的事情。因为我们河南是中华文明的发源之地,同时中华民族是全世界所有的文明中最早进行职业分工的一个民族。我们在公元前7世纪的时候就提出了士农工商四门职业,所谓的工就是工匠,我们很早的时候就有匠人,这个制度一直持续到19世纪。我们看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中,他特别一点就是,从两河文明、伊朗文明、罗马文明,包括我们中华文明在手工艺领域中,中华民族的手工艺水平是各民族中最高的。并不是我们比别的民族更聪明,而是因为我们在制度上,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了工匠制度,一直把它延续到了今天。
那么大家会问一个问题,说为什么我们会在今天,会做2018年的今天提出要推动一个新匠人的加速计划?而现在我们在寻找的这些新匠人和之前的那些两千多年来中国的一些工匠有什么区别。我想,这是大家来到这里想要解开的一个疑惑。
我们从4月15号正式开始新匠人加速计划以后,今天进入到我们新匠人学院的新的匠人,刚才主持人讲了,已经将近有300个了,我们到今年年底的目标是有1000个新的匠人,然后到12月份的时候,我们会举办全中国的第一次全国的新匠人大会。
我先来给大家分享这将近300个匠人中我接触过的几个匠人。其中有一个姑娘姓关,叫小关,她做了一个东西叫做关茶。1991年生,清华大学管院毕业的,青新一(音)老师的学生,本科读完以后到法国巴黎去读商学院,读巴黎商学院,然后在巴黎读书的时候,她有一次去参加烘焙的一个分享活动,去了以后,她发觉她非常喜欢烘焙,然后回国就创业,做了一个什么东西呢?做了一个东西叫抹茶巧克力。大家知道抹茶是东方的,是唐朝的时候从中国传到日本的一个食品艺术,然后巧克力是西方的一个东西,就把东西方这两个捏在一起,做了中国的第一款抹茶巧克力。她来见我的时候跟我说,吴老师,我们这个团队也不多,二十来个人,去年做了一千多万,然后整个二十多人的团队中有4个是她清华管院的学生,同学。我就问她,我说,你娘把你辛辛苦苦送到清华来读管院,是吧?出来以后也没当马云,也没当董明珠,出来做个巧克力,你娘会不会吐血?她说我就喜欢这个东西,就喜欢烘焙,喜欢这个艺术。然后这个公司在今年年初来见我的时候,她已经融完资了,拿到真格基金的一个投资。一个1991年的姑娘。
另外一个,今天来到我们现场了,进江,站起来一下。他是中国特别著名的一个设计师和策划人,他联合做过小罐茶,大家看到过吧?还有一个龟龄集,还有燕窝,很多燕窝,他帮人家做过很多这样的策划,把产品做成一个很有现代审美色彩的产品。但他现在成了一个创业者,他去干嘛呢?他去做点心。在门口大家看到他有一个产品叫于小菓,是用他自己名字做的。你看匠人就是这个特点,关茶,把自己的名字放在前面,于小菓把自己的名字放在前面。我们发觉没有?整个传播又回到了人格化的一个状态,当年的张小泉(音)是不是这样的?湖杏鱼塘(音)是不是这样的?又回去了。
我记得几个月前,进江到杭州来建议(音)别墅见面,他跟我说他要做点心,他讲的挺打动我的,你看见没有?吴老师,我请你喝茶,一杯特别好的龙井茶,两杯龙井茶中间放了一个什么东西呢?放了几颗南瓜籽。中国有很长久的点心传统,但是我们在待客之道方面已经失去了这样的一些点心。当今天于进江来做点心的时候,跟历史上有什么关系呢?他跟我说,他在北京花了几年时间搜集了4000多个中国历史上的典型模子。我是没去看,我下次到进江那儿一定要去看一下,我们吴欣去看过,等于跟一个博物馆一样。因为中国历史上就有做点心的传统,两块木板中间一夹,各种各样的糕点就出来了,然后他去搜集了4000多个各种各样的糕点模子。然后这个模子里面,你们想,无论从西汉、东汉、北魏、齐到唐宋、明清,每一代匠人做模子的时候就会把他那一代人的一些审美符号体现在那个里面。所以,你看到的每一个模子其实都是那一代匠人对当年这个时代的理解。今天如果大家去吃他那个于小菓的话,你会发觉它是一个中国历史传承的过程。但是今天中国人喜欢吃的食品可能跟100年前、1000年前的人又不一样了,因为我们更注重健康,有没有?我们可能说不要糖,我们可能说他的食品不要有任何的添加剂。我们的古人大概能够吃到糖就很了不起了,但是我们今天对食品本身、对食物本身、对添加剂本身又有新的理解。所以,你今天吃到的他那个于小菓的每一个点心有一两千年历史的传承,又有他今天对当代中国这些匠人对时代和对产品的一个理解。
前两天我们这个新匠人加速计划活动到了长沙,我记得那一天也有大概300多个湖南的匠人来到了现场。然后我讲完课以后,有一个女生来见我,她说,吴老师,我送给你一个礼物。这个女生是一个70后。大家知道,中国有四大名绣,蜀绣、湘绣、苏绣、粤秀,中国四大名绣。这个姑娘是湘绣的代表人物,她是今年的全国人大代表,挺厉害了吧?然后是湘绣的非遗继承人,是湘绣这个领域里面的第一代表。她说,吴老师,我送你一个礼物。我说像你,你就送我一块湘绣呗。你们猜她送我个什么?她送给我一个收音机。这个收音机是圆圆的,偏白颜色的,是蓝牙的,蓝牙收音机用手机可以来操控,这个收音机的两面是她的手工湘绣。卖多少钱呢?卖666块钱,不贵吧?然后她跟我说,她带着徒弟,她的徒弟是90后,一名90后徒弟手工做的湘绣。然后说,湘绣一般来说是没有办法用手去摸的,我们就把它贴着,挂在墙上就可以了,我这个湘绣是可以用手摸的,你怎么摸都没有问题,因为一个收音机嘛,你怎么摸都可以。那怎么弄呢?她说我们进行了纳米材料的处理。她跟湖南的一些科学家合作,把传统的湘绣中加入了一些纳米的材料,你怎么摸它都没有问题。然后一般看来,可能只有企业家像石总他们用的那种手工湘绣,你花600多块钱,就能把它放在家里来。她还做了一个1000多块钱的产品,是一个笔记本。那个笔记本的湘绣面会更大一点,所以价格稍贵一点,而且画了特别漂亮一只鸟,花鸟。然后那个笔记本是和深圳的一家高科技企业合作的,它是可以用指纹来解锁的,你挂完以后打不开的,你用指纹解锁,是个高科技产品。啊
我最近一两个月碰到了小关,碰到了进江,碰到了湖南的非遗大师,我在想说,他们这些人在今天的出现,其实并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包括我们今天大家能够聚在一起为一个新匠人的加速计划聚在一起,也不是一个偶然现象,它实际上是中国的商业改革发展到今天以后的一个重要的改革特点。你看,任何的商业其实就两件事情,一个人生产东西,一个人卖东西,对不对?就是买和卖的关系。那么用经济学来讲,就是供给和需求的关系。一个国家的经济要能够发展,那就是供给和需求比较均衡的时候是一个好时候,如果供给不足,就叫短缺经济;如果供给太多,叫做过剩经济,通货膨胀,对不对?经济就是个供给和需求的关系。那么2018年的今天,中国产业经济的供给和需求发生什么变化了呢?都发生了变化。我们在供给侧现在叫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2015年12月份中央政府提出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那么你会不会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也是做冰箱、空调、洗衣机,做牛仔裤,做糕点,你让我全部去做?不可能吧?我们还是做冰箱、空调、洗衣机、糕点和牛仔裤,那么我们的做法跟之前要不一样,那么我们跟供给侧之间的不一样是因为什么带来的呢?是因为需求带来的。如果我们消费者没有变化的话,那我们就不需要有任何的变化,只因为在需求端发生了变化。
那么就回答问题说,我刚才讲了几个匠人的故事,那么谁会去为那些小关的抹茶巧克力买单呢?谁会为于进江同学的那个于小菓的点心买单呢?谁又会去为那个湘绣的收音机买单呢?这是这些新需求。因为他们买的不仅仅是收音机,不仅仅是巧克力,也不仅仅是糕点,他们在买这些产品的必需的时候,他们有一个更高的诉求,就是我喜不喜欢你这个东西,你这个东西、你这个巧克力、你这个点心、你这个湘绣收音机跟我到底有没有关系?我认不认同你的审美和制造的理念?如果我认同的话,我愿意为你这个东西买单。所以他买回去的是两个需求,一是实物的必需需求,二是自己的审美需求。如果没有审美需求,我们还是会回到原来那个状态下,我们对产品不会有那么多的一个要求,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年轻人读到清华管院、读完MBA了,跑去做一块巧克力。因为大家看到了这个需求的发生。所以,所有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都是因为需求端的变化所带来的,这个是我们在今天的中国看到的一个景象。而且任何一个国家的新中产崛起以后,这个不仅是中国,我们在100多年来从美国到日本都看到同一个景象,就是当你一个国家的新中产阶级崛起以后,有一件事情一定会发生,就是这个国家的新中产他们更热爱本国文化。美国人是这样,美国人在1896年的时候,美国的制造业,它的钢铁制造业的产能就超过英国了,它当时已经是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了。但是在很长时间里面,美国的这些男生穿什么衣服呢?他们那个礼帽戴的有多高呢?女生下午喝什么茶呢?以怎么样的仪式喝茶呢?他们学谁呢?他们学英国人,英国是它的宗祖国。美国什么时候开始说我们要摆脱英国那一套老东西,我们要建立我们自己的美国文化?1920年,美国变成一个车轮上的国家,美国的中产阶级开始崛起,美国人说,那我们是美国人,我们和英国人是有区别的。当这个理念发生的时候,美国新中产出现了,然后他们干嘛呢?他们开始再造美国的商业文明。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很多东西,比如我穿的牛仔裤,英国人不穿吧?英国绅士不穿牛仔裤,这就是美国来的。美国告诉他们,我们跟英国人不一样,你们是绅士文明,我们是什么?我们叫牛仔文化,我们讲究快,我们讲究拓荒,我们讲究勇敢。可口可乐,英国人喝下午茶,很慢对不对?我们有可口可乐,我们有麦当劳,我们有好莱坞,我们讲什么?我们讲快乐,我们讲happy,这是英国人没有的吧?英国天气阴沉沉的,每天愁眉苦脸的,美国人就讲快乐。所以美国的牛仔精神、美国的快乐文明,整个区别于老英国,建立了一个新的美国文化体系。这就是在美国新中产阶级以后发生的事情。我们旁边的国家叫日本,对不对?今天大家看到的日本是一个非常现代的、带有东瀛文明的一个国家、一个文明体系。它的出现也是100多年前才有的,今年是明治维新150周年,150年前的日本人干嘛呢?他有四个字,叫脱亚入欧,我要脱去祖宗给我的所有东西,我要离开亚洲,去欧洲。150年前的日本人,他不希望自己从胡子到帽子、衣服,拍的照片都跟英国人、美国人一样,今天的日本人不这么想,对不对?他们什么时候形成了日本文明意识呢?1960年代。1964年东京奥运会,1970年大阪世博会,1964年-1970年之间,“二战”以后20年,日本中产阶级开始崛起,日本经济超过了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跟咱们今天中国一样。日本人自己说为什么我要天天学欧洲人、学美国人呢?
1968年,有一个日本的设计师叫山仔义深(音)医生,很多女生穿过他的衣服。他年轻的时候是到法国巴黎学法国的服装艺术的,学完以后,他就回到日本,他就帮日本人去做裙子、去做衣服。1968年的时候,他第一次跑回到法国巴黎时装展去开他的第一次时装节时装展。他在那个展上说,我是在这个城市学服装的,我把这个城市的服装艺术带回到了东京去,今天我重新回来告诉大家说,这个世界上一条裙子分两种,一种叫西方的裙子,一种叫东方的裙子。他那个服装展的名字叫一块布。这个是世界服装史上一个标志性的展览,一块布。他告诉你一块布分为两种,东方的布和西方的布,年轻的时候我学了西方的布,但我今天回来告诉你们,什么叫做东方的布。从今以后,我们东京大阪的姑娘穿的裙子,将和巴黎、伦敦和纽约的不一样。所以,今天你在日本看到的日本今天的服装、餐饮、建筑、行为艺术、音乐、电影、工业设计,全部都是1960年代到1970年代那一波日本企业家,具有日本匠人精神的企业家崛起的结果。我们今天的中国,我们的商业世界为什么还非常美好?就是因为有这一批人。
而且我最近接触了我们这些新的匠人,我们也把自己叫做创业者,我们也在创业。我觉得我们今天的这些新匠人,无论是小关也好,我们进江也好,还是另外的这两三百个朋友,我觉得我们这些新匠人跟马云、马化腾、刘强东这些互联网这波人,过去20年中国主要是互联网这波人,有一个非常大的区别。我们这批中国的新匠人在创业过程中的幸福感和确定感,比那帮互联网的人要强得多,你们相信不相信?因为那一波人他通吃天下,他们手里什么也没有。但是我们今天的新匠人,当我们进入这个场合的时候,我们看到门口摆的那些摊子,无论是给小孩玩的波浪鼓,无论是一个杯子,它都是真实的。然后我们这一些人在生产这一些东西的时候就很热爱它,如果我们不是热爱它的话,我们不会去从事这个行业。这是跟互联网人最大的一个区别。另外,互联网有一个概念叫什么呢?叫做环境通吃。
前两天有一个做互联网的企业家来见我,叫做张旭豪(音),1983年出生的,十年前创业,做了一个送外卖的公司,叫饿了么。今年4月1号愚人节把他公司卖给阿里巴巴了,90亿美金,他赚了10亿美金,厉害吧?挺厉害的。十年时间,一个1988年的小伙子赚了10亿美金。但是当他坐在我面前把饿了么90亿美金卖给阿里巴巴的时候,你知道吗?一将功成万骨枯,十年来,中国地区有多少人送外卖?起码10万个创业者送外卖,对不对?十年来,走到今天的只剩下两家企业,一家叫美团,一家叫饿了么,只有两家企业,别的全部成炮灰了,这就是互联网创业的残酷性,它比我们焦虑。
但是今天在座的各位,无论你做大枣的,无论你做衬衫的,无论你是做一个杯子的,无论你做点心的,你能够统治全国市场吗?不可能,不可能统治全国市场,因为中国有很多的消费者他喜欢不同的产品。所以,它不再有这种替代性,所以匠人与匠人之间的互相扶持、互相帮助,是一个天然的生态环境,它跟互联网完全不一样,互联网是我赢了,你们都输了,它是一个零一(音)游戏。到新匠人,它是一个互相促进的过程。所以,未来这一波新的匠人的存在,会成为一个中国景象,会有多少年呢?我跟大家讲,十年,我们会有十年,从现在开始到2030年左右,就是一个中国新匠人经济和非标产品大规模崛起的时期。我们未来的年轻人会越来越少去购买那些几万块钱的包,几万块钱的衣服,去买那些奢侈品,我们会越来越多地购买中国设计师、中国匠人生产的产品,而不同的产品会在不同的圈层里出现。
如果说过去20年中国的整个创业是一个互联网推动的创业,互联网基础了我们很多人的财富分配方式和社会沟通方式,未来的十年就会回到产品本身,回到硬件本身,回到供给侧本身。所以这是新匠人的春天到来的一件事情。所以我们说一批非常古老的从事那些产品生产的创业者,在未来会成为中国创业市场最重要的一股力量。也是因为这样的一个认知,在过去的几年里,你看,我们在2016年的7月份,也就是整整两年前第一次干这个事情,当时我们懵懵懂懂的,因为当时新中产这个词才刚刚出来,我们在吴晓波频道,我记得当年7月份做了一个活动,我们说在全国找一批奇葩匠人。一个礼拜里面,全国1200个人报名。当时刚刚流行一个叫直播,现在已经不流行了。我们在优酷做了一场全国的直播,有100多万人来收看。也就是从两年起,我们意识到一个问题,有可能在中国一个新的赛道、一个新的风口慢慢开始来临了。而从这一天以后,我们就干了很多的事,比如我们做了匠人的养成营。因为我们觉得一个人会做一个产品的时候,一个匠人可以有两条路可以走,左边变成艺术家,右边变成企业家。我们搞奇葩匠的时候,当年有一个朋友推荐说,吴老师,你们搞奇葩匠人,我推荐一个匠人给你,北京的,特别好,做什么的呢?做手工吉他的。我说,好,推荐给我啊!他说这哥们特别厉害,一年做三把吉他,每把卖200万。有一把被李宗盛收藏了。我说,你别推荐给我了,他是个艺术家,一年做三把吉他,每把吉他200万。我想要的是什么呢?我想要的是企业家,他一年能够做2万把吉他,每把吉卖800块钱,卖给中国的新中产。但是你要从一年3把吉他做成两万把吉他的时候,你就变成企业家了,对不对?
我是研究中国企业史的,我写过《大败局》,我写过《激荡三十年》,我觉得任何一个人要成为一个企业家,他要面临一个木桶原理。就是你除了会生产吉他,会做衬衫,会做一个手工包包以外,另外你要干嘛呢?你要懂管理,你要懂战略,你要懂财务,你要懂人力资源,你要懂市场营销,你要懂资本,你要懂很多东西。然后你这个企业做得好不好呢?这个木桶的水是从那个最低的板漏出去的,这个就叫木桶原理。所以,要把一个匠人培养成一个企业家,需要培养他很多的素养,我们的匠人养成营就是从这儿开始的,我们并没有教你怎么做点心,怎么做巧克力,这个你比我都懂,但我们会教你怎么成为一个企业家。所以,我们做了好几期的匠人养成营。然后自从搞了新匠人加速计划以后,现在吴欣他们提出,我们每两个月会举办一次新匠人养成营,我们是逢单吧,7月是17号-20号会在深圳举办一次匠人养成营。所以,这一次大家如果加入到路明的郑州匠人100计划以后,大家有机会在这个月中我们到深圳还能见一次,是两天的匠人养成营的一个培训。
然后我们拍了很多新的匠人,我们把它叫做百匠大集。
我们还做了本杂志,叫做《造物者》,大家未来可能有机会进入这本杂志里去。
我们还拍了一个节目叫做《百心百匠》,这个人姓吴,旁边的也姓吴,做什么呢?做白茶,是福鼎白茶。我们《百心百匠》这个节目是去年在湖南卫视播出的,播出以后,那个湖南卫视跟我讲,说这个节目我们以为就是一个情怀,结果播出的时候,居然是那一天全国同时段收视第一名。就比一般的综艺节目,比小鲜肉节目的收视率还要高,湖南卫视也傻掉了,说是湖南卫视第一名。我喝这位老先生的茶,老先生去年接受我的访问,今年就评上非遗了,今年评上那个福建白茶的非遗匠人。这个是孙勉(音),是《新周刊》的总编,整个《百心百匠》的节目是由他来负责的。今年我们还会有第二期,第二期应该在三季度,我们三季度的第二期新匠人节目就要播出了,今年参与的那些明星,今年会有陈坤,会有胡歌,他们会到全国走访12个匠人,会在湖南卫视有播出。
我们还和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做了这样一个匠人指数。因为我在想一个问题,我们有全国企业家的评选,企业有评选,但是我们没有匠人指数。一个做糕点的,一个做巧克力的,一个做服装的,一个做箱包的,四个匠人站在一起谁今年的表现更好?管理学是需要能够有一个量化体系评选的。我们去年和复旦管院做了这样的一个匠人体系,我们从个人价值、产业价值、市场价值、文化价值4个维度、50多个指标来评定一个匠人。所以,到今年下半年的时候,我们在座的匠人会有一个机会,就是你把你今年一年来所做的经营情况输入到一个系统里面去,就会跑出一个数据来,这个数据是从全中国几千个匠人数据库中跑出来的,你会知道你自己今年的表现怎么样,你的同行表现怎么样。
然后大家还会说,你们搞这个新匠人加速计划,路明在郑州搞匠人100,什么样的人才算是新匠人呢?我们提出了四个标准:第一个标准,任何一个产品的背后带有人格,就是关茶后面有一个小关,于小菓后面有一个于进江,就是任何一个产品能够人格化的联想,就回到一个品牌返祖的过程。第二件事情,你的产品要跟今天的新中产消费有关,要跟消费升级有关。第三件事情,你要能够大规模生产,你能够非标准化大规模生产。第四,你的营业收入是在500万-5个亿之间,你的单品收入是500万-5亿之间。我们已经进入到新匠人学院的将近300个匠人,吴欣跟我讲了一个数据说,平均的营收大概在1000万-2000万左右,就百分之五六十,也就是基本上是中国今天的规上企业。
然后我们有三个新,第一个是新审美。就是无论你做任何东西,你可以做老祖宗两千多年干下来的东西,但是有一点,当你把东西拿出来的时候,一个80后和90后要喜欢。你不能为老祖宗而做老祖宗的东西,没有意义,因为80、90后是今天中国新中产的主力,所以他具有当代的审美性。第二,要有新的技艺。我在写《中国企业史》的时候,我曾经有一次翻一本书,叫《中国瓷史》,就是陶瓷的瓷,那个作者叫做童书叶(音),一个老先生。他在这个书中讲了一句话,给我观念上一个很大的震撼,他说我是研究中国瓷器的专家,第一专家,他说我告诉你们一件事情,今人做的东西一定比古人好。我们现在很多人说,你看我们老祖宗多牛逼,天工开物这些东西我们现在做不出来。我告诉你绝不可能,只要古人能干的东西,我们一定干得比他好,因为道理很简单,我们现在拥有更好的技术。童书叶说,你要相信,今人干的东西一定比古人好。所以,我们今天做的任何一个东西,哪怕做湘绣,古人会用纳米材料做吗?他都不知道什么叫纳米材料,我们一定干得比他好。我们今天到景德镇看到所有的电炉一定比当年的炉好,温度的控制,得心应手的控制。所以当我们开始做任何一个商品的时候,需要把当今新的工业技术、新的技艺能够灌输进去,就是你做出的东西和古人一模一样,你并不牛,因为古人已经有过了。老爹把你生下来以后,你做了跟人家一模一样的东西,你有什么夸头呢?就是你一定要比他干得更好。第三,完全新的连接,品牌的连接、人格化的连接,我们说今天中国新的匠人跟一千年前、两千年前、几百年前的匠人最大的区别是,我们有新新审美、新技艺和新连接。这是不是一件挺性感的事情?
今天我们要干这件事情,我们也希望得到大家的帮助,我们在全国要找到符合我刚才那个标准的全国1000位新匠人。然后我们会其中推选出100个新的匠人参加我们的节目。今天浙江卫视的编导也在这里,我们今年除了湖南卫视的节目以外,我们跟浙江卫视还会出一档节目叫做国货智造局。浙江卫视会在它的黄金时间拿出来,大概会有40-50个品牌吧,会在上面做一个PK,会做国货智造局,我们会把这些匠人推选进入到电视节目的播出过程中。
前两天我在北京见到讨饭鬼在帮大家讨资源。现在有一个书店叫颜极(音),大家知道吧?是中国现在最火的一个书店,今年他已经开到40多家,年底要开到100多家,它的店很大,大概有3000方-4000方,颜极的老板叫做单杰(音),我现在在北京跟单杰沟通,单杰非常支持我们的活动,他说我们现在就需要像你这样的新匠人产品。我说,这样,今年年底之前,我们的匠人产品在颜极里面开两个结合店。他说,吴老师你选,北京、上海、深圳你选,他说广东的店刚刚开,在K11开的。在杭州的西湖边马上开一个店。在成都要开一个4万平方米的新文创空间,你来选,两个点。我觉得我们把一些匠人产品送入到颜极这些空间,像大卫城、万象城,做很多的连接的工作。包括像京东,今天有小米的朋友在这里对不对?我们也会推荐给小米,这些新的电商平台,像唯品会这样的电商平台。然后我们希望在这100个里面再有10个超级品牌,我们做全面的赋能,然后建一个全国性的匠人社群。今天中国没有一个全国性的匠人社群,未来加入新匠人计划的每一个匠人当你进入以后,你会进入两个社群,一个是当地的社群。比如,我们河南的匠人峰会就会拜托给路明,拜托给群象岛。当你进入以后,你在河南就会找到一群你的同行。同时你是做什么的?如果你是做茶叶的,我们有茶酒周边专业委员会,在今年年底之前,我们会成立10个专业委员会,从食品、茶叶、电子消费品、服装服饰等等,会有10个专业委员会,然后你会经过专业委员会,任何一个人有你区域性的身份,另外有你专业性的身份,经纬两度,你就到家了。
然后我们有六个加速器计划,会在传播、品牌、渠道、社群、电商培训和投资这六个部分,这都是一些刚性兑付,会给大家做很多赋能和帮助的一个工作。这就是加速。
然后这个是今年干的很多事,从6月份到12月份我们会干很多的事情。
我觉得我从2016年的7月份开始做奇葩匠人,一开始懵懵懂懂地发现了一个新的创业赛道和风口的出现,到今天我们非常确定地来干新匠人加速计划的建设,我觉得两年来我们的心路历程,实际上也是中国整个一个消费升级和产业转型的必然结果。我在想,我们今天在一起,这条路会走得很长,我们会一起走三年、五年、十年甚至更长的路。但是,我在想,我们未来所经历的企业的不断壮大,人们对消费、对非标品,对匠人产品喜欢的一个过程,就是中国产业升级和中华文化在商业领域得到复兴的一个过程,所以今天很高兴能够来到这里遇到大家。我的演讲完了。
谢谢大家!
感谢您对投资中国网的支持!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或按住二维码点“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转发给朋友将有更多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