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涨不跌神话终结 厦门房价下跌带来啥启示?
2018年 08月 04日    来源:不执着财经中国房价“只涨不跌”的神话已经终结。素有中国最难买房的城市之称的厦门,目前出现了房价下跌、成交惨淡、地价流拍等现象。近期,有媒体报道称,相比2017年3月高峰期,目前“(厦门)岛内房价普遍跌了1-1.5万/平米,岛外跌了6000-1万/平米左右。”
此事得到了当地某房产中介的证实。不过,相比2017年3月份房价位于高峰期时,如今厦门房价确实有一定幅度降价。比如位于湖里区的凯悦新城(高档楼盘),2017年3月房价位于高峰期时,多起二手房成交价达到6万一平,而到今年5月的最新一笔交易,价格已经降到5.3万一平。而普通二手房价跟去年相比下跌上万元每平米。
除了房价下跌之外,厦门二手房的成交量也出现了大幅下滑。据厦门房地产联合网数据中心的监测,2018上半年厦门二手房(居住用房、非居住用房)共成交10479套,与2017年下半年相比下跌28.63%。而随着厦门房地产政策加码,二手房成交量还将会继续萎缩。
更让人担忧的是,现在厦门房地产出现“量价齐跌”的局面后,地价却是大幅回落。2018年7月2日,厦门出让五幅商住地块,起拍价降至1.7万-1.8万/平米。而这五块地,都是底价或低溢价成交,就这样拿地的除了金地都是国企和央企外,民企开发商是绝不敢拿地的。目前,厦门地价回归到两三年前的水平。
那么,厦门房价为啥会出现大跌呢?一方面,厦门房价前期涨幅过大,五至六万/平方米,真可与一线城市房价比肩。而一旦遭遇地方政府严打,调控开始严格,这个市场各路炒家马上处于观望状态,由于买涨不买跌心理存在,一二手房价格都出现了明显下跌,而且成交量下滑得比较厉害。
另一方面,厦门在限购、限售之后,周边各地区的人都失去了购房资格,使得炒房者要么失去购房资格,要么被限售令锁在了厦门的房地产市场中,就是想割肉出逃,也没机会。
之前一些在去年3月份高位买入的炒房者,如今都经受着痛苦的煎熬,大套的房产要亏上百万,小套的至少五十万,即使如此,受到限售令限制还不能割肉出局。
面对厦门房地产的后市,当地房产市场人士表示,厦门房价继续下跌,成交继续低迷将是大趋势,但是岛内由于没有多少土地供应,所以相对来说房价可能还坚挺一点,比如学区房和豪宅。而岛外因为土地供应充裕,房价可能跌幅更大一些。厦门楼市的冬天真的来了。
现在问题是,厦门房地产出现大逆转,一二手房价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能给我们带来啥启示呢?首先,房价“只涨不跌”是神话,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之前已经京郊通州部分楼盘去年高峰时房价4万/平方米,今年6月末跌到了2.8万/平方米。而如今厦门房地产出现“量缩价跌”的问题,这告诉我们现在投资房地产的风险很大。不要说普通居民,就是房企拿地也已经开始谨慎起来。
再者,厦门房价高峰时5-6万/平方米,买一套房起码要五百万都不止,这已经远远脱离了当地居民的购买力。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7年厦门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63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019元,在全国未能排入前十。这意味着,当地居民一年收入,连一平米的房产都买不起。
不久前,易居研究院发布了一份《80城房价收入比偏离度研究》榜单。在这份榜单中,有54个城市偏离度为正,29个城市偏离度为负,其中偏离度最高的就是厦门。
也就是说,从居民收入的角度来说,厦门的房价是最难以负担的。而任何脱离当地居民收入的高房价,都很难支撑长久的,一旦投机炒房者撤离或处于观望状态,当地房地产就会进入长期调整时期。
最后,可能在很多人看来,高地价决定了高房价,其实这是错误的。地价高低要看房价的脸色,如果房地产市场“量价齐涨”,土地就会受到房企追棒,地价会越来越值钱。
而当房地产出现“房价下跌,成交低迷”的情况,投资者保持谨慎状态时,地价会因过去的高溢价而回落得更快,甚至现在厦门只有国有房企才敢拿地,或者干脆土地一上市就流拍了。所以,正是房地产市场虚假繁荣才带动了当地的地价疯狂上扬。
就在7月的最后一天,中央已经定调“坚决遏制房价上涨”,这显示出坚决调控楼市的信号。而厦门等地的房价调整只先走了一步,后续还会有更多的三四线城市房价步入到这样调整周期中。经验已告诉我们,房地产市场只有去投机化,中国楼市才能更加健康平稳发展。
感谢您对投资中国网的支持!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或按住二维码点“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转发给朋友将有更多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