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村娃到估值5亿的首席经济学家,他凭什么一路逆袭?!
2018年 10月 11日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为什么说复利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因为它给了你一个,让金钱拼命为你赚钱的伟大工具。
6岁,他是大人们口中的“清华苗子”。
18岁,他是理科状元,圆梦清华。
24岁,他用半年时间学完4年专业知识,跨专业考入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师从中国金融学泰斗级教授。
27岁,研究生毕业,他在“资本寒冬”进入知名基金公司,以惊人的速度实现事业连级跳。
37岁,他是“公募基金第一网红”,被誉为“中国小巴菲特”,登上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纳斯达克大屏。
他是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
01
1981年,杨德龙出生于河南农村,生活艰苦,家里的四个孩子中,就他一个男孩。
那时,男孩少的家庭,在农村很容易被欺负。“贫穷可以忍受,但受人欺负我受不了。”
于是,他暗暗立下誓言,今后一定要出人头地。
他从4岁开始习武,想练出一身好武功,让别人不敢欺负自己和妹妹。
到了小学三年级,父亲想送杨德龙到少林寺学武,被班主任老师极力拦下:杨德龙学习成绩总是第一名,他应该用知识改变命运,而不是练武。
事实确实如此。年仅6岁,他已经熟练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珠算,甩开同龄人很远。
包括老师在内的很多大人,都说他是上清华的苗子。
02
中学阶段,杨德龙的天赋充分显露,他每一科都能学得很好。
好到什么程度?理科成绩在理科班第一,文科成绩在文科班第一,几乎每门课都是全校第一,从不偏科。
至于理想中的大学,他毫不犹豫地选择清华。
“这是有一点故事的,当时有一个热播的电视剧叫《渴望》,里面刘慧芳的一对儿女,一个上了清华,一个上了北大,所以当时我知道清华和北大是国内最好的学校。”
而从小听到大的“清华的苗子”,让他对清华情有独钟。
高考结束后,老师建议他:清华在河南的录取线一般比北大高20分,为保稳妥,最好第一志愿报北大。
杨德龙不是没有纠结。但爱冒险、爱挑站的天性还是让他做出决定:选清华,哪怕落榜也在所不惜。
18岁农历生日那一天,杨德龙收到了被清华的录取通知书,入读清华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专业,这是国内最权威的机械类教育基地。
03
杨德龙在清华凭借着出人的天分和努力,成绩自然不赖。
但在毕业的时候,他却陷入了沉思:
现在的专业并不喜欢,但有很大几率能得到深造机会;想读的金融系,跨专业考研,时间极紧,难度极大,并且要放弃应届找工作的机会。
杨德龙做了一个破釜沉舟的决定:用6个月时间跨专业考研,学金融。
当时的他,户口已被打回原籍,考不上就回不了北京。
那半年非常艰难。“从早7点学到晚11点,那6个月是苦行僧的生活,经常连洗澡的时间都没有。”
但是,这6个月的努力,让他彻底改变了人生的轨迹。
成功考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成为了泰斗级经济学家厉以宁、曹凤岐的门下弟子。
读研的几年,他的眼界和知识面得到了极大的开拓,也让他认识了更多优秀的同学。
这些宝贵的知识和人脉,成为了他后来在金融领域发展的坚实基础。
杨德龙这样形容那几年的感觉:“我在和他们一起编织金融梦。”
04
2006年杨德龙研究生毕业,当时的股市跌到了最低点。各大机构都在裁员,市场还深不见底,很多人说,A股可能要关了。
“当时,可以说是在寒冬找工作。”杨德龙说。
在身边很多的人开始打退堂鼓的时候,他决定放弃金融系博士的保送资格,在市场最低迷的时候工作入市。
凭借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他进入当时国内最大的基金公司—南方基金,当年全国只招聘了2个人。
正式踏入金融圈后,他观察到,当时业内主要是证券公司通过不同媒体渠道,发表对市场、热点、行情的看法,基金公司却悄无声息。
这种公募基金“失声”的现象,让杨德龙把握住了机会,他以特约评论员的身份在央视上讲策略。
很快,杨德龙的声音遍布各大财经主流媒体,他是央视特约评论员、凤凰台特邀嘉宾,主流财经媒体上一直都有他的观点和声音。
他还是勤奋自律的博主,连续10年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投资者提供新鲜独到的行业观点。
于是,他得以用比别人短几倍的时间,快速完成了事业的连级跳:从研究员转换到基金经理,再后来升任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如今是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
2016年,有业内人士估值,杨德龙作为“公募基金第一网红”,若按照粉丝量和曝光率来变现,其估值达5亿人民币左右。
2017年,杨德龙因获评“新浪财经最牛人气理财师”,登上了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纳斯达克大屏。
05
在金融证券行业磨炼十几年,从研究员到基金经理,如今是基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的履历可谓“金光闪耀”:
做研究员,他获得南方基金投研贡献奖;
做基金经理,他获评2012年度最佳公募基金经理;
他是登陆纽约纳斯达克的金牌理财师;
还是中国基金业协会和今日头条颁发的“基民领袖”;
如今,杨德龙已经是众多投资人的金融导师,还被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聘为金融研究生导师。
在某次采访中,有记者问过杨德龙一个问题:“如果要对投资者说一句话,你会说什么?”
他说:“投资是一生的事业,复利增长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
作为一个金融从业者,他认为培养价值投资理念、让资产保持稳步增值非常重要。
“控制好回撤,每年获得一定的收益,累积下来回报就很高。希望所有投资人都能把投资当做一生的事业来做。”
然而近年来,P2P频频爆雷,给许多投资者带来惨痛的损失。挣钱本就不易,理财踩坑让人心痛。因此,学会识别风险、弄清楚理财产品如何运作、正确利用理财工具,是投资理财的必修课。
作为时常在媒体发生的金融专业人士,杨德龙懂专业,更懂投资者的需要。
他希望以系统化的知识,和专业扎实的12年从业经验,为每一个希望实现财富增值的投资者,全面解开投资理财的困惑。
感谢您对投资中国网的支持!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或按住二维码点“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转发给朋友将有更多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