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打败苹果? 翻身从不轻盈

2019年 02月 16日    来源:混沌大学

天空蔚蓝,悠闲的云朵在天际漂浮。

雪白的盐湖上,一边站立着一匹神气的白马,另一边是一位白衣飘飘、银发迎风的老人,突然,他们同时向湖中心飞速奔跑,直到剧烈碰撞在一起,之后,从绚烂的烟火中闪亮升起一部纯白色的手机。

这个今天看起来有点雷人的场景出现在2012年当红的综艺节目《非诚勿扰》的插播广告中,华为AscendP1就是那部碰撞而出的手机。

这是华为的第一支消费者电视广告,却让大家看懵了。

为什么白马和老人会撞出一部手机?白马代表什么?老人又是谁?他们为什么要撞上?

“好广告是开始看不懂,看懂后拍手叫绝,这个广告看懂后感觉简直是扯淡。”人们这么说。

为了做好第一条广告,华为耗费了不少心血。

老人是来自希腊的智者,代表智慧,意指华为拥有很多核心技术;白色的骏马代表性感和速度,寓意华为的腾飞。结合广告语“华为,不仅仅是世界500强”的口号,这就是华为向手机终端转型的宣言。

原本要表达运用智慧轻盈地转型,却给人留下突兀、笨拙的印象。面对如潮水一般的恶评,余承东(华为消费者业务CEO)本人也表示对广告“不够满意”。

当华为用宏大的场景叙事表达转型的决心时,其实忽略了向用户传递有价值的信息。白马与智者碰撞出的不是至美的P1,而是华为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华为打败苹果? 翻身从不轻盈

高端手机与品牌落差

2012年,华为品牌的全球知名度为25%。

也就是说,100个人里面,有25个人知道华为。在中国,当时华为品牌的知名度是32%。这样的起跑线,一般人听起来已经不错,但对意欲进军消费者市场的华为来说不算高。

更令人揪心的是,没有做过品牌营销的华为,当时“昏招”频出,几乎没有一招打中用户。品牌,成为华为战略转型的一只“拦路虎”。

2013年1月8日,拉斯维加斯国际会展中心一间会议厅里,余承东身穿黑色西装,打着紫红色领带,拿着新手机在台上踱步演讲。

他拿起一杯水,把水淋到手机上,接着向台下的记者们说:“It’s no problem。”1分钟后,他又把手机摔到地上,告诉大家,手机同样是没有问题的。

拥有最强悍的防水、防尘、防摔“三防”功能,通过了“史上最严标准”的稳定性测试,经过116道复杂的制造工艺,这部新品AscendD2的水平都达到了当时的最高要求,零售价也达到了当时华为手机的最高峰——3990元。

在国内,Ascend D2是第一款能够定价高端的国产手机。但和同期的三星GalaxyS4、iPhone 5s、5c相比,D2的价格还是低了不少。令人郁闷的是,不少消费者没有埋怨三星、iPhone太贵,却取笑华为卖高价。

三星S4尽管性能一般、发热严重、电池膨胀、边框掉漆,还是在1个月内卖出了1000万台。而消费者以一句“高端手机从来就不是靠堆硬件实现的”,否定了华为的所有付出。

为什么?

“D2卖高价不仅仅是硬件的问题,定价时过高预计了品牌溢价,我们的品牌太差。”一位内部员工说。

这一评论得到很多人的认同。当时,大家普遍的看法是,华为品牌无法承载高价产品,在品牌地位未牢固之前实行高价策略,是行不通的。更有甚者认为,既然品牌没做好,就不该浪费资源研发D2这类高成本、高价格的产品。

伙伴们恨铁不成钢的心情,表露无遗。

上下游堵塞

做手机的麻烦不止这一桩,还有更致命的危险。 ——一个人如果血管堵塞了会怎么样?如果特别严重,可能会致命。

在商业运营中,一旦发生供应链堵塞,就意味着流程不畅,局部问题将影响其他环节,甚至整体机能的运行。

在华为终端刚起步时,最先撞到的就是最不想遇到的供应链堵塞问题,差点让其动弹不得。

“三星不给我们做屏了!”

“为什么?”

“他们要自用。”

这真是一个令人哑口无言的理由。在AscendP1稍微打开市场需要增产的时候,三星突然中断了上游屏幕供货,这个消息很快在华为内外部传开了。

数据显示,三星一度控制了全球超过90%的智能手机OLED屏市场。对于三星来说,屏幕是一个核心武器。

但如大家所见,三星并不是一个友善的供货方。当其自主品牌手机遇到挑战与竞争,或者供不应求的时候,屏幕断货的“恶作剧”会适时上演。除了华为之外,中兴、HTC、小米等厂商也在三星屏幕上栽过跟头。

绝大多数企业都依赖一家生产商时,话语权自然就交给了卖方

有时候,就算手机厂商提前支付了全年的OLED显示屏订单货款,也无法得到三星的供货保障,厂商们仍然随时面临断货的危机。一旦三星屏幕的订单量太多,就算是求,也得不到一张屏幕。

迫不得已之下,华为不再采用三星屏幕,转而与东芝、JDI合作。一直到2015年,华为才和三星再次合作,向其订购了一定数量的OLED屏幕。

上游被供应商控制,下游的终端销售渠道也十分混乱

AscendP1,只要2699元!AscendP1再降300元!刚上市1个月,市场上就不断传来价格跳水的消息。P1的零售价很快从2999元下跌到2000元左右。

但是,价格降下去了,销量却不见提升。这款手机在卖出10万部之后,中国市场就停止了供货,生命周期仅有3个月。在欧洲市场,P1则销售了1年多。

等到AscendD系列的第一款产品AscendD1发布时,P1还在销售期。传统渠道商认为,上架D1会影响P1的销售,于是拒绝D1进入渠道。这又让D1产品陷入了只闻其声不见其影的尴尬状态。

有华为员工吐槽:“D1上市也快2个月了吧,一直想给老婆买一个。老婆说想看看真机再决定,今天特地去问了下,得到的答复是除了电商渠道,实体店根本没得卖。也不知道终端到底想玩什么。”

面对外界的不解,余承东有苦难言。更大的渠道挑战,还在后面等着他。

2013年1月,华为发布AscendD2(简称D2),售价3990元。但在上市后不久,个别商家就擅自降价,引发了市场价格混乱。

余承东无比愤怒,他在微博骂:“互联网电商普及时代,传统社会零售渠道成本很高,AscendD2手机华为终端自己都不赚钱,而个别渠道商却低价在网上抛售,可恨!”

下游渠道商的“捣乱”,丝毫不弱于上游供应商的“野蛮”

曾有经销商抱怨称,P1的销售激励空间太低,“除了苹果雷打不动只有8%的空间,一般品牌都有30%左右,但华为才15%左右”。

实际上,一向善于和大客户打交道的华为,不可能没有给足利润空间。但显然,经销商并不领情。

艰难转身的纠结

事实上,从产品、渠道、品牌到商业模式,转型初期的华为,面临着重重困难,需要从战略层面做出一系列艰难的决策。

产品应该坚持做高端,还是守住每年能带来几十亿收入的运营商定制中低端业务?

渠道应该做公开渠道,还是运营商渠道,如何处理电商渠道加入后的冲突?

商业模式,需要像别的互联网手机品牌一样重点做软件吗?

人们总说华为做手机业务是“富二代创业”,背靠资源和技术容易得多。从结果来看,华为也确实成功做到了。而如果站在当时的视角看,战略选择和转型就像一个谜题了。

费用全省了,888元当店长

加盟“百贡园BUYGOYO”:888元当店长,全国有效,不用店租、不用装修、不要加盟费、不必雇人,随时随地赚钱,边交友边赚钱,用空闲、零散时间赚钱;销售时能赚钱,分享给亲友、好友也能赚钱,拼货同样能赚钱;自己赚,亲友、好友也能赚,自身收益,也给别人带来收获。只需付888元就当店长还获得12盒价值共1176元的“奶白金营养餐”:98元/盒(10包/盒)x12盒,免邮费。有意当店长或希望低成本创业,请加微信:L38889888,详细沟通。

电话:020-87311885

电子邮箱:lzl@ch9888.com

网址:upload.ch9888.com/lztzcn.com

感谢您对投资中国网的支持!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或按住二维码点“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转发给朋友将有更多人受益。

投资中国网
标签:
首页2,裕马广告(美女与电脑) 广告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