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豪:创业路上,单纯的idea没有价值,要加上坚决、快速的执行才有价值

2017年 11月 04日    来源:专家汇
张旭豪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

非常感谢上海交通大学机动学院的邀请,过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我过去的心路历程,希望通过我个人的成长经历、案例给大家启示。我过去也来交大分享过自己的经历,但主要是从创业的角度,对个人的学习经历讲的比较少。今天,我主要是来分享三个故事。

01

初心

第一个故事,关于我创业的初心。

当时来交大读研究生,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学会了用计算机。买计算机的时候比较巧,到电脑市场上看到有一款苹果电脑,觉得外形比较美观。当时有人跟我说苹果的系统跟windows电脑是不一样的,但我还是买了。第一年在交大的时候除了把基础学分修完外,大多数时间都在研究苹果电脑。很多计算机方面的基础知识都是在那个时候学习的。

有一天晚上,我跟室友在看一部电影,叫《硅谷海盗》,讲的是当时乔布斯和比尔盖茨怎么一步一步创业,怎样通过一个鼠标改变世界。当时我创业的念头就被激起了,我最早的创业初心并不是赚钱,是想通过技术改变、实现一些东西,从而改变周围的人,这是一种最原始的冲动。

我们一开始想过做建筑节能方面的创业,但想过来想过去觉得建筑节能方面不成熟,门槛高、资金成本大,所以不是很好的机会。

天南地北想了一通之后肚子饿了,平时叫外卖的册子、单子随手可以拿到,但真正点外卖的时候找不到了。我就想自己是不是能做这样一个网站,老老实实先把一个事业做起来,解决交大人的吃饭问题。

这里想岔开说一下,我们作为交大的学生,当年高考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以非常优异的成绩进来的,相信大家都有一定的优越感。但优秀的学生有时会有一个问题,眼高手低,每天都聊很多东西,但真正沉下去做事情的决心、执行力不够。这样是无法创业的,在创业路上,单纯的idea没有价值,要加上坚决、快速的执行才有价值。

当时我们每人凑了几万块钱,打到一个人的账户上,作为启动资金,有一个创始人甚至把学费扣下来投到创业当中去了。我们说这个钱以后什么地方都不能用,只能用于创业。

创业的早期资金永远是一个问题,但作为创业者,一定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去获得资金,这是创业者最基本的本能。以前还听说最早创业的启动资金往往来自于三个“F”,一个是家庭(family),一个是朋友(friend),一个是“傻子”(fool)。这是非常有道理的,你想改变世界之前,先要改变周边的人,如果连周边的父母、朋友都说服不了来投资你,你未来发展过程当中还会有其他人来投资你吗?

我们花的第一笔钱是买了一批电动车,为了给餐厅进行配送。当时我们跟电动车老板说我们先付20%,因为我们的事业会越做越大,未来的电动车都会在你们这边采购。这样我们就花了几千块钱搞了8辆电动车,开始做配送工作。

那么电动车怎么管理呢?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是晚上如何存放。我们当时在宿舍里面创业,不可能把电动车都搬进去,太累了,放在宿舍里面电费还要我们出,觉得有点亏。所以我们就跟每一个交大的保安亭都联系好,每天在东门、南门、西门、北门各放两台电动车,顺便帮我们充电,第二天最短的时间就可以到达配送区。

最早拉用户的方法也是很傻、很笨,就是发传单,一个一个宿舍走,每个宿舍要保证每天能够发两次传单,发完了我们还要记录一下。即使是发传单这么简单的工作,我们理工科的学生也有数据管理的概念。比如,学校东面和西面各发出40张传单,最后订单过来,我们要统计多少是来自东面,多少来自西面,从而来判断谁发传单的效率高。通过这种方法,我们慢慢地把交大的市场打开了。

关于传单,还有一件事儿是让我觉得非常有意思的,不久前,有个交大的校友把我们9年前印的第一代订餐册子翻出来了。这本册子我们印了1万册,花了我们大概2万块钱。这消费很高,我们不能自己出,只能拉赞助。

我们到所有的餐厅去谈,后来又去周边的理发店拉。当时人家还问,理发店跟你外卖有什么关系?我说关系可大了,因为我们的外卖是针对交大所有学生的,交大学生肯定是你周边的主力人群,2万人里面来个一两千人剃头,你生意就火爆了,本就赚回来了。就是通过这样的商业感觉,我们拉了很多理发店进来,拉了理发店不行,他们也不是很有钱,只能给我一两千块。最终还差5000块钱怎么办呢?

后来我灵机一动,跑到一个别克4S店,当时感觉4S店特别大,肯定有钱,5000块钱对他们来说不是问题。我过去以后人家问我卖车的跟你外卖有什么关系呢?我跟他说关系其实也特别大,我们的册子除了发给交大的学生外还专门要发给交大的老师,交大的老师可是这里面最重要的人群,他们收入特别高,只要最后有一两个老师买车,你这5000块钱就值了,他这一听觉得非常有道理,就给了我们5000块钱的赞助。之后,他们4S店很多的员工中午订餐也用饿了么。

所以说,创业当中有很多事儿都在锻炼着我们的商业常识、技能。饿了么在中国互联网创业里面也属于比较另类的,我们的创业团队没有工作过,没有任何的实习经验,在大学直接创业,做到现在这样的规模。当然里面有一大部分是运气成分,但有一点我认为是可以控制的——那就是我们把每一件小事,每一件不起眼的事儿都用心去做,这样的结果不会差,这个过程对我们每个人也会非常有帮助。

还有很多人会说一个观点:你工作了以后再去创业会更稳妥。但我觉得创业越早越好,特别是本科时候创业是最好的。为什么这么讲呢?

创业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你生活是紧密相关在一起的。你选择了创业,你的生活方式、态度都会不一样,越早明白你适不适合创业,你就能越早找到人生的方向。无论你未来是做教授、科学家、公务员、创业也好,每一条道路是不同的方向,适合每一个不同的人。一旦找到自己内心冲动的地方,觉得做哪件事情不是那么累,那就立刻去做,每天都有激情、热情地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人生才有意义。

希望大家能够更好地开拓自己的眼界,找到自己内心的冲动,去追随它,真正地拼搏、疯狂个一两年,尽早找到人生的目标。

02

坚持与创新

第二个故事,关于坚持与创新。

在创业的过程当中坚持是非常重要的,从2008年创业到现在2017年,整整九年时间我们就做一件事,帮助中国的餐饮外卖化、数字化、线上化,帮助用户在30分钟内拿到他想要的东西。

这个过程当中都是在不断地坚持、迭代。今天,全中国有100万的商户都加入到我们的平台上,这让我们非常欣慰,最早的时候确实没有想到,最早也只有30家餐厅加入到我们平台来提供服务;今天,在饿了么上使用的用户已经超过了1.3亿,每6个网民就有一个用饿了么,但最早在交大也就两三万人。

我们创业的第一天想不到今天能做到这样的规模,创业的第一天,就只是想做一件事改变周边的人。直到今天,我们还在不断地深入思考周边的商户和用户有什么共性的问题和深化的问题,能帮他解决创造价值。

巴菲特说过:很多人都可能忽视互利的价值。长期持续地关注一件事,把这件事做好做仔细,等你七八年回过头来看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就会产生互利效益。无论是学术、科研、事业都遵循这样的规律。

最早的时候我们跟餐厅老板沟通也没有什么技巧,只是制订了一条不成文的纪律——一定要跟餐厅老板谈到他不想见到我为止,有事儿没事儿都跑去谈一谈,建立信任最重要。

最早一批的商户,有几家都跑了五六十次才签下来,没什么人比我们更勤快。当时感觉勤劳是我们最重要的财富。所以我们现在招聘很多应届生,除了看天赋,还要看执行力、毅力,两者的结合是非常重要的。

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天赋并不是我们能够决定的,只有努力、勤奋是我们能够决定的。所以有时候选择更加重要,你要懂得选择成为怎样的人。

创业是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创新更需要坚持。很多人对创新有个误解,认为创新就是一刹那的灵感火花,你有天分,你就能做到。但实际上每一项看似很光鲜的创新,都是靠背后无数的脏活、累活把它做成的。

最早在交大其实有很多人在做外卖网站,我们不是最有钱的,很多时候我们比不过人家。对手搞促销,一个用户送一瓶冰红茶,一个荷包蛋。当时我们钱包总共才10万多点,我们每单补1块钱、2块钱,根本吃不消。碰到这种事情怎么办呢?我们就在想创新的方法。后来我们发现在餐厅老板接单很麻烦,通过电话发短消息接单,经常会出错,我们觉得是不是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做一件接单的事情,帮助他们提高效率,不用再接电话,可以直接在电脑上接单。

就是这样的小小功能,让交大周边的所有商户都接受了,把其他平台都打败了。但今天看来,这种创新背后的心酸只有我知道,为什么呢?因为当时交大所有的餐厅都没有电脑,当时上网一年都要两三千块钱,买个电脑都要四五千,这种创新的idea落地很难。

所以我就一家一家说服餐厅老板买电脑。我在交大网站上定期地拷电影下来,我跟老板说,你买电脑,我每个月都给你电影。于是我每个月去收账的时候,顺便拷给他两个电影。

但买新电脑还是太贵,后来我就跑到虬江路拼装二手电脑,弄完以后电脑可以控制在1500块钱左右。我们再去推给老板,说1500块钱就可以在网上做生意。给他以后,他们也蛮开心的。

装好电脑,还要帮他们联网、防范恶意网站、病毒网站,杂七杂八的事都要自己动手干。就是这样一点一滴的坚持,在交大的三年创业,我们把周边几十家餐厅连上网。所以说,有些创新的idea非常牛逼,非常有美感,但很多时候实现创新的过程是非常累,非常普通,毫无美感的,你只能靠日复一日的平凡劳动去把事情做起来。创业者要有创新的热情,但更要沉得住气,将事情一板一眼落实。

03

未来

第三个故事,关于我们的未来。

2011年,有个投资人马克•安德烈森写了篇文章,名字很惊悚:《软件正在吞噬整个世界》,当时这个观点很有争议。他说技术公司与其他行业之间的界限正变得模糊,“信息经济”将以不那么显而易见的方式取代实体经济。但是今天看来,他当时说的都成了现实。

亚马逊1995年成立的时候,就是个卖书的网站,现在它对自己的定位是“The Everything Store”,这其实是说,科技不知不觉已经渗透到我们身边的一切。所以我之前在公司年会里也提到,未来9年,饿了么除了继续做好外卖,我们还要送好外卖之外的万物。

一开始,我们只有交大周边几十家餐厅,我们还可以靠人力、靠跑腿去经营,但现在我们的舞台一下子扩展到整个世界,我们怎样才能将万物连接起来呢?只能靠科技。科技创新其实一直是饿了么的DNA,是我们骨子里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饿了么崇尚蓝色,这是代表前沿科技的颜色。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是目前最火、也是最有希望能极大改变社会的两个技术领域。现在我们正在把人工智能应用到配送,帮外卖小哥更准确、更快地取餐送餐。我们还用技术为市场经理赋能,帮他们更好地管理餐厅、服务用户。我们要做的事情多了,但是因为有科技,我们反而能花更少的时间完成工作,相应地也能花更多的时间去陪伴家人、享受生活。

所以对大学生来说,无论是什么专业,关注科技就是关注我们这个世界的未来,一定要对世界的前沿科技保持关注,保持敏感,形成对这个世界最起码的判断。尤其是希望未来创业的同学,知道这个世界正在往什么方向走,知道风向在哪,你才能发现机会所在,发现可以帮你实现目标的工具。

有一些人选择的专业跟自己当初填报的也不太一样。记得当年我们班很多同学都是调剂过来的,在学习当中没有那么多激情,整天在那里打游戏,这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今天我们所有人进入交大这所学校,即使这个专业不是你想要的,但是学习的热情你永远不能丢。

对年轻人来说,时间是最宝贵的,争取时间尽量多地获得知识、经验和技术非常重要。我来交大前对计算机一窍不通,可是我花了一年去恶补,去了解互联网,形成了基本的知识体系。很多时候,你对学科不感兴趣,但是你也可以花很多业余时间学习,在大学四年的时间千万不能浪费。

尽早、尽快找到自己内心冲动的点,朝这个点不断去学习,去创新,去实践,这样你的大学生涯会比任何人都精彩。

感谢您对投资中国网的支持!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或按住二维码点“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转发给朋友将有更多人受益。

投资中国网
标签:
首页2,裕马广告(美女与电脑) 广告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