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00万到70亿,他只用了6年,比特币首富的逆袭之路
2018年 02月 25日    来源:币圈干货李笑来曾是新东方的一名普通讲师,今天他的身份是比特币中国首富。他自称拥有6位数比特币(10万+),按照此刻每币65000元左右的价格,他的资产近70亿。
以区块链为底层技术的比特币投资热在全世界呈燎原之势时,中国只有少数人抓住了第一波暴富机会,李笑来就是其中的代表。他的开挂人生,上半场完全伴随比特币的价值飙升而飙升。
知乎网友susanna wang曾记录下 “无国度”比特币,既快又猛的暴涨曲线:
2011年1月27日,在bitcoin-otc上,三个来自津巴布韦的账单以每4个比特币兑换100万津巴布韦货币。
不到一周时间,2011年2月初,比特币和美元同价,达到1个比特币=1美元。
2011年5月29日,瑞典海盗湾创始人宣布将自己的财产全部兑换成比特币。
而此时,在中国的李笑来也震惊了,“什么东西,居然比美元还贵”。他花了半年时间研究明白 ,“上来就买了2100个币”。
2011年6月8日,迈过10元门槛后,比特币冲击30美元。
2011年后半年,比特币价格一直在2-10美金之间徘徊。
2011年8月20日,第一次比特币会议在纽约召开,迎来新一次高度关注。
2013年3月,比特币达到220美元。
2013年11月29日,1242美元(>黄金)。
2013年底,《华尔街日报》发表过一篇关于中国比特币市场的报道,其中提到李笑来:“北京刚成立不久的一个比特币观察人士团体说,现年41岁的李笑来是中国持有比特币最多的人之一。
李笑来不愿具体说明自己持有的数量,但他说他的持有量为6位数,首位数是1。”
到了2017年1月,比特币的价格超过了黄金。这真是一个疯狂的曲线,尽管这期间也有小幅下跌,但总体疯涨令币类投机者惊艳。
故事开始
事实上,比特币也的确是史上最危险的项目(36氪评价),它与其他虚拟货币最大的不同,是其总数量非常有限,具有极强的稀缺性。该货币系统曾在4年内只有不超过1050万个,之后的总数量将被永久限制在2100万个。
程序员中本聪在2009年提出比特币概念时,并没有掀动资本鼓动投机的本意。
场景还原应该是这样的:中本聪设计发布了一款开源软件,软件中需要在P2P网络交易中有一个价值交换的衡量工具,所以比特币作为一种特殊数字货币就诞生了,他并没想到用虚假货币去与现实货币进行价值等同或兑换。
其实这种具有点对点传输、去中心化支付和交易功能,加密记录货币流通的分步式数据库技术,拥有多种技术特点,对于很多行业来说,这极大降低了交易成本。
金融,不过是有钱人的故事和他们的游戏。
海量的投机者被数字货币吸引,成为拥有区块链中的一个链条,再向熟悉的下限发布新一波比特币,这样看不懂区块链本质的普通投资者和老百姓,也成为了匿名助推比特币升值的被迫害者。
这是一个好生意。李笑来在谈比特币投资时,说“睡一觉多了两个亿”。
这股魔力来自于支撑比特币流通的区块链底层技术,这种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都对比特币现象形成发挥作用。
共识机制符合区块链系统中实现比特币熟人之间信任、获取权益的流通算法,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一次比特币网络交易的信息,能快速验证并轻松记帐汇总并完成财务分帐。
李笑来是谁?
公开资料显示,1997年,李笑来任职沈阳博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这是李笑来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在网络之中;2001年-2008年,李笑来入职新东方教育集团,任职国外部高级教师,著有《TOEFL核心词汇21天突破》等英语辅导类书籍,据说销量不错;2008年,李笑来创立艾德睿智国际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2011年之前,通过讲课、卖书,李笑来攒下来三四百万。这年之后,他的命运彻底逆袭。
2011年,李笑来第一次从网络上获知关于比特币的消息。当时,比特币的交易价格已经超过1美元。
他震惊了,“什么东西,居然比美元还贵”。他看第一遍没看懂,花了半年才明白,“在我反复看它的6 个月里——我并没有等弄懂它才去买——上来我就买了2100个币。”这笔投资花了差不多1.31万美元,买入均价在6美元每枚。
几周后,比特币涨到24美元,他的投资获得4倍收益。他“转念一想,就想了个特牛的主意:我已经赚了4倍了,拿出一半来,挖矿去”。
“挖比特币”是术语,又称“挖矿”。比特币就像是一道超级数学题的复杂算法所生成的特解,每一个特解都能解开这道数学题而且是唯一的,因此具有恒定特质,可以充当货币。这道题被设计成只有2100 万个特解,所以比特币的上限就是2100 万个。
“挖矿”是指通过电脑的庞大计算量不断地去寻求这道超级数学题的一个特解。截至2014年2月,全球一共有1200万个的比特币已经被“挖掘”出来,相当于这道超级数学题已经被找到了1200万个特解。
不过,“ 挖矿”是件技术含量挺高的活儿。他曾和合伙人朱峰买了46张华硕显卡,攒了几十台电脑,在河北省霸州的一块农田上,用改装的集装箱改装成机房“挖矿”。
“挖矿”的电脑一开就不能停,产生的热量非常大。机房里装了一个8匹的空调,一个工业用的空调,24小时不停地吹。农民怀疑李笑来和朱峰是间谍,从事不法勾当。
但最后,投资60多万元,两人只挖出100多个币,价值万元左右。
到2011年7月,比特币已上涨到25美元。“挖矿”失败之后,李笑来并没有放弃对比特币的热衷。他靠收购的方法获取更多的比特币,近两年后,李笑来成为中国拥有比特币最多的人。
2013年下半年,有人怀疑李笑来持有的比特币没他自己说的那么多;还有人说笑来你赚了那么多钱还开一辆尼桑车,你是不是骗子?
“我回去跟我老婆说,这样,给你买辆车去,你出去看看挑贵的买。老婆去了之后一看,保时捷也不太贵。保时捷店里一共有3款车,只有两款有现货,当场就买了2辆,280多万元。”
他不愿透露更多暴富后的生活细节。
“对于没有经历过这些事的人,我说得再多对他们也只是一种想象”。但他说,自己其实挺苦恼的。苦恼的原因是他意识到自己的钱太多了,以至于引发了一些需要思索的问题。“之前总认为,自己是一个不在乎钱的人,做什么事情都劲儿劲儿的。
然后突然发现其实过去还是很在乎钱的,你做事的动机主要是为了赚钱、养家。这会儿再把以前做的事情拿出来,你就会发现,其中的一个主要动力不见了”。
而在看跌声中,李笑来也发过一条微博:“我从第一天就觉得比特币是绝对靠谱儿的。所以,每天都睡得踏实。纷纷扰扰跟我完全没关系。不过,别以为我这是所有人的状态。这一轮下跌远未结束,因为大多数人受不了这种东西。比特币风险很高,慎重。”
2013年底,《华尔街日报》发表过一篇关于中国比特币市场的报道,其中提到李笑来:“北京刚成立不久的一个比特币观察人士团体说,现年41岁的李笑来是中国持有比特币最多的人之一。李笑来不愿具体说明自己持有的数量,但他说他的持有量为6位数,首位数是1。也就是说他持有的比特币价值已经超过了1亿美元。”
也正是2013年,李笑来创立比特基金,据说专注于互联网相关领域的天使投资。
在此期间,李笑来宣称,他和互联网名人罗永浩是发小,而且两人还同为新东方的前同事;2013年宣称把自己的著作《把时间当作朋友》一书稿费捐赠给北京大学,设立“把时间当作朋友”奖学金;芦山地震,他宣布要用比特币募捐善款,据说将募集到的比特币兑换为人民币,捐赠给受灾地区……
到近年,李笑来成为INB(硬币)资本创始合伙人,并成为罗胖得到APP专栏作者,主讲“财富自由之路”,出书、开课、做投资,俨然成为遍撒财富自由的教父和先行者。
2017年以来,李笑来本人参与的ICO项目,比较知名的就有公信宝、量子链、菩提、EOS等。一个普通英语老师成了一个睿智的投资家,赚得盆满钵满,显现出比一般人都要出色的经济头脑和魄力。
李笑来的确却些过人之处,比如知行合一。这在他投资创立的区块链行业私募基金硬币资本投资法则中,可见一斑。
感谢您对投资中国网的支持!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或按住二维码点“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转发给朋友将有更多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