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界“华为”终于上市!会计出身,创业20年,他靠细节决定成败!
2018年 06月 14日    来源:商虎头条1月16日上午九点半,随着一声锣响,一只代码为603056的新股票正式挂入上海证券交易所。代码末位数字“56”谐音物流,这只股票正是在A股市场等待了近三年、姗姗来迟的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德邦是中国第一家在国内主板上市的快运企业,同时也是国内快递行业中唯一一家通过IPO审核机制并顺利过会拿到批文的快递企业。
在此之前,德邦的竞争对手们,要么通过借壳的形式登陆A股,要么赴美上市,而作为国内最大的公路零担运输企业,德邦坚持选择在国内主板IPO,为此付出了近三年的时间。
德邦此次共发行10000万股,每股发行价4.84元,公司总股本96000万股,开盘价6.97元,涨幅44.1%。本次IPO之前,德邦创始人崔维星直接间接股份38.81%。
他从“4个人、8平方米”起步,如今是121万平方米物流转运中心的掌门人;他会计出身、曾每天埋头对账,如今携手员工,为跨行业的客户提供快运、快递、整车、仓储与供应链的综合物流服务;他从广州起家,如今秉承着开放的心态,统筹管理着覆盖全国32个省级行政区的综合物流网络……在崔维星的带领下,德邦在过去20年里从一个货运小公司,稳步成长为一个以客户为中心、以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综合性物流集团。
会计出身,崔维星坚持16年打造零担之王
崔维星出生于1970年,今年48岁。他毕业于厦门大学会计系,1996年创立德邦。
1998年6月起,崔维星承包了南方航空老干部航空客货运处的业务,这大概是崔维星创业的真正起点。那时公司包括车辆和应收账款在内的所有资产才20万元,现金几乎没有,但第一个月就亏了三万元,员工几乎走光。
2001年时,德邦物流开始进入公路快运领域,也就是零担市场。
零担是一个物流行业之外的人很少听到的词。零担是和整车相对应的,是指一张货物运单托运的货物不够装一车,必须好几批货物才能装凑成一车。零指的是零散,担在古代指的是扁担,在这里指的是车,零担就是不够一车的意思。
这次他的公司亏的时间更长,导致其他所有的合伙人都相继离开。在此之前,他从不知道失眠是什么滋味,但从那时开始他经常失眠。
德邦物流进入零担市场时,这个市场其实已经很饱和了。但这个市场同时也是一个散、乱、差的市场,虽然其中从业者数量众多,但90%以上是小型专线公司。当时,一个城市至另一个城市的专线公司少至几十家,多至上百家,各公司竞争采取的手段往往都是价格战。至于丢货、损毁以及延误这样的事情,行业内屡见不鲜。
德邦是如何成为零担之王的?不得不说,一定程度上要得益于有一个细节控的老板!
崔维星是个细节控,他在公司推行细致、规范的管理。他会注意到大厅里绿植掉下的叶子为什么没有被扫走,自动门掉色了为什么没被补好。还有,办公室前面的草坪黄了为什么没有被处理。据说,他还为此发过一次火。
一般来说,老板的气质往往就决定了一家公司的气质。在德邦物流,这种对细节的专注体现在方方面面,典型的就是每一个东西都有它应该待的准确位置,比如小汽车。
在德邦物流总部,你基本只能看到两种颜色的汽车,一种是黑色,一种是白色。其中黑色的汽车要放在办公区域的前半部分,白色的汽车要放到后半部分,两种颜色的汽车绝对不能混杂在一起。另外,所有的汽车都要摆放整齐。如果是横着摆放,那车头必须呈整齐的一条线。如果是竖着摆放,那车身就必须是一条线。
德邦物流细致、规范的做法在这个行业里独树一帜。德邦的网点和车辆都采用统一的形象和标识,为客户提供标准化的服务。
在内部,德邦也采用标准化的管理,比如货物码放实行“大不压小、重不压轻、木不压纸”等等。德邦还重金打造了一个电子监控系统,全程监控货运的整个过程。比如,德邦的电子监控中心会通过安装在货车驾驶室内的两个摄像头,监控所有在路上的货车司机,杜绝司机在驾驶室内抽烟、疲劳驾驶等情况。
卓越的管理让德邦物流很快脱颖而出,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地方企业成为了这个行业的标杆企业。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这种对细节的执着,帮助德邦成为了零担物流行业的隐形冠军。
零担之王为何去当快递新兵?
坚持16年,德邦终于成为零担之王,却转身又要投入另一个战场?
眼下,德邦物流又迎来了新的、更加艰难的生死时刻。这次,崔维星和他的德邦要进入的,是对手更加强大、竞争更加激烈的快递市场。
2013年11月,德邦杀入快递行业。崔维星承认,进入快递晚了。这个市场已经被顺丰快递、邮政EMS和“四通一达”以及来自国外的UPS、FedEx等巨头瓜分得差不多了,留给德邦的空间已经不多了。
进入快递市场对于德邦来说,是一次重大的战略转型,是德邦2012年请咨询公司麦肯锡做过详细论证后才决定实施的。
作为一个“细节控”,崔维星这些年每年都花大价钱请麦肯锡、埃森哲和IBM这样的咨询公司来给德邦“诊断”,目的是让公司的运营管理更加规范、精细。其中一次,麦肯锡在为公司做战略咨询时提出,德邦应该转型做快递。
崔维星承认,在此之前他从未想过要进入快递这个领域。“我以前在零担市场,每年增长60%,5年下来就能增长10倍,我为什么要转行?”
不过现在看来,德邦转型做快递非常有必要。崔维星已经看得很清楚了——“零担物流这个市场目前增长较缓慢。”
在零担市场里,德邦规范的管理给客户带来了优质的服务,而优质的服务又给德邦带来较高的溢价,因此目前德邦的盈利还不错。但除了德邦以外,这个行业里的大多数企业,甚至包括第二、三名,都深陷在亏损的泥潭里。“整体来看,这个行业的利润越来越薄了。”崔维星说。
此外,这个行业还面临着来自快递行业的强劲挤压。快递和零担物流的业务流程本来就相似,快递企业进入零担行业的难度并不高,出于成本优化和客户黏性等因素考虑,像顺丰、中通这样的快递企业正在强势进入这个行业。崔维星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如果不能把快递做好,恐怕零担市场的阵地也保不住”。
突出重围,德邦物流!
在麦肯锡提出转型做快递的建议之后,德邦物流花了近三年的时间来论证。“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不花这几年的时间来论证,而是一头扎进快递行业,情况会不会比现在好很多?”记者问崔维星。
崔维星想了一会儿。“恐怕不是这样的。”他说,快递不是随便就能做好的,如果当初一头扎进来,很可能会扎错地方,现在恐怕已经死掉了。当初在进入公路快运市场时就犯过这个错误,当时就是一头扎进来,“结果走了很多弯路”。
在和麦肯锡一起经过充分的论证之后,德邦选择了快递市场上的一个小众市场。“麦肯锡认为我们做重货还是很有优势的。”于是,崔维星就选择了3~60公斤重的货物作为德邦快递主攻的方向。
“我们在做一般快递公司不愿意尝试的领域”韩永彦表示,3~60公斤重的货物对顺丰而言太大了,四通一达又不大愿意做。而对于做零担市场老大德邦来说,这类重货正是其优势所在。德邦快递的差异化服务还有其他快递公司不愿意做的安装加固,擦拭包装,送货上楼等等。这种差异化服务正逐步被消费者接受,在市场上,客户通常的体验是小件货发顺丰,大件货更愿意发德邦。这三年来德邦快递的年复合增长超过100%。
“这三年来德邦的发展还是不错的。”崔维星认为原因不仅是因为德邦选择了一个好的方向,还有原有的干线车辆、网点等原有优势。而最关键的,他认为是德邦拥有一支年轻又极有执行力的队伍。
德邦被业内人士誉为物流行业里的黄埔军校。从2005年开始,德邦就开始在物流行业里率先启动校招,并为此设立了一套严格缜密的培训和选拔机制。截至目前,德邦98.5%的管理干部均来自于内部提拔,管理层的平均年龄只有27.5岁。韩永彦就是在2007年通过校招进入德邦的,历经10次轮岗,辗转8个城市,从最基层的统计员一直做到了目前的高级副总裁兼轮值CEO。
这支年轻的团队就是崔维星的底气,它不仅使得德邦的管理水平在零担行业里遥遥领先,即使是在快递行业里,崔维星也自信只有顺丰的管理水平能与自己的公司相提并论。更重要的是,对于这样的一场竞争长跑来说,这样一支年轻的队伍意味着更大的潜力,也意味着有更大的几率能够帮助公司在后半程里发力,反超对手。
崔维星是一个“华为控”,他说华为管理的核心是绩效考核、也就是说分钱机制,在绩效考核方面,华为可能做到了90分,德邦可能做到60分,“其余学习华为的公司,我没有见到做到50分的”。
他毫不讳言现在的激励制度都是学自于华为,从2015年以来,德邦连续推出了长期激励、考核变革、超利润分享、职级薪酬体系改革等一系列措施,打破大锅饭和平均主义,不断完善差异化的员工激励体系。他也毫不掩饰自己想将德邦打造成为华为那样的一流企业的“野心”。当然他很明白,现在的德邦不仅距离华为、阿里巴巴这样一流的企业很遥远,就是和顺丰这样的企业之间也有一定的距离,但他认为自己还有机会。
2004年的时候,崔维星去当时零担市场老大华宇物流的货场里参观,被里面堆积如山的货物震撼住了。当时德邦的营业额只有区区两个亿,而华宇的营业额有二十多个亿,是德邦的十倍不止。回来之后,崔维星的心里满是羡慕嫉妒恨。
但十年之后,情况完全逆转了。华宇的营业额还是二十多个亿,而德邦的营业额却突破了100个亿。眼下,在快递领域里,顺丰是德邦需要仰视的存在,一如当初仰视华宇。“你怎么知道几年之后,情况不会像上一次那样逆转呢?”崔维星问。
德邦上市:业务重点将在大件快递
德邦上市后,与通达系快递公司、顺丰之间的竞争,也非常受到关注。德邦掌门人崔维星表示,“德邦物流要发展,要做快递,有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就是如何跟顺丰竞争。”
在1月15日答谢晚宴和1月16日敲锣致辞中,崔维星在谈到德邦接下来的业务重点和战略导向时,有一个词被反复提及——大件快递。
他表示:“德邦物流是从零担企业做过来的,大件是我们的客户认知,也是德邦的看家本事,大件也是现在客户的痛点,过去大家在网上买衣服,现在在网上买床垫,买凳子,买大米,买沙发,所以德邦要发挥特长,做大件快递,请大家将大件快递发德邦!”
“德邦未来要做的,是打造和提供性价比最优的大件快递服务。”
崔维星所说的大件快递,是指其拳头产品“3.60特惠件”,即3公斤到60斤的重货,一款低续重,高性价比的经济型快递。
一般来说,零担物流一般是运输重量介于一整车到30kg之间的物品,快递一般运送30kg以下的物品,零担物流能送重货,痛点是送货时间较慢,而快递虽然快的局限在于无法送大件货物。而崔维星所说的大件快递,恰好是介于快递与零担物流之间的货物,德邦的优势在与同时拥有零担物流和快递的业务积累,成熟和完善的产品线以及标准化运作体系,遍布全国、稳定性和执行力极强的直营网络,并在价格方面有明显优势。
崔维星说“要发挥特长,做大件快递”,实际上就是把德邦在快运和零担领域深耕多年的业务积累,以快递的运营方式进行全方位升级,做大件快递市场的领导者。
而在大件快递领域,德邦将与顺丰、日日顺等公司之间直接竞争。
目前,德邦股份其主要产品线包括公路快运业务、快递业务和其他业务。2016年,这三大产品线的营收占比分别为62.83、24.09%、13.08%。德邦的快递业务在今明两年所占的比重能否超过40%或50%,也决定了未来德邦在快递市场的份额。
除了在大件快递上的发力,崔维星也表示,德邦也会涉足电动车、无人机、大数据,增强现实等领域,“快递公司首先要做到高科技公司,我们会用我们最优秀的人才去研究如何用高科技改变传统快递。”
感谢您对投资中国网的支持!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或按住二维码点“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转发给朋友将有更多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