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出身,靠卖冰棍起家,被撤资背叛,凭巨额欠条成为亿万富豪!
2018年 07月 03日    来源:伯爵1 出身贫寒,从最低的冰棍小贩做起
1982年夏天,一个衣衫简陋,出身农民的青年正在街上推车叫卖着冰棍,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李兴浩。在当时,四五分钱一根的冰棍是非常暴利的。
这虽然是他的第一桶金,但他敏锐的商业嗅觉和走街串巷的经历,早就不知不觉给了他一双洞察商机的火眼金睛。
卖冰棍时,李兴浩发现不少工厂需要布碎擦机器,于是他就用卖冰棍挣来的几百元钱大批收购布碎加工。
在经过一次次推销后,他的50斤布碎终于如愿卖给一家机器厂,为他赚来了75元的收入。
这在当时可以说是抵得上一个城市家庭的月收入。
2 机会不是天下掉馅饼,是要自己去创造
即便如此,李兴浩还是觉得不能满足于此,应该迈向更多的领域,绝仅不止步于此。
李兴浩曾开过一家酒楼,空调总是坏,光一个月下来维修费就要1000元,后来干脆请了专业的维修师傅到酒楼专门修空调。
但问题是,每个月他只有在空调坏的那几天工作,这么算下来根本不值,灵机一动,还不如自己开个维修电器铺呢。
在他看来,这比海鲜赚钱的多。
也许这个机会就是正好上赶着遇上的,但用李兴浩的话来说,“当我发现一个更赚钱的事情,我就会毫不犹豫地转过去。”
他说,进入空调业,同样是随机而动。
成功者的优势就在于,当一个事情发生的时候,很多人只是产生抱怨,或是干等着改变的机遇,而成功者就考虑怎么成为改变者。
就好比当一个人梦想着如何去挣五万镑钱时,一百个人却干脆梦着五万镑就掉在他们眼前。
但当这些人看到通往五百万的道路充满不可避免的风险犹犹豫豫不敢取舍时,胆大的人早就抢先一步全拿了。
所以许多事业有成的人 ,除了会创造机会,还必须敢做。
3 白手起家,创造最大的制冷维修中心
1989年,李兴浩注册了兴隆制冷设备维修中心,并组织伙伴们上广州下海南,四处吆喝兴隆的名号。
两年后,公司成为当地最大的制冷维修中心,业务做到了整个广东。
用李兴浩自己的经验来说:顺着自己的生意链在找商机。他与一个台湾老板各出600万元合资建厂,最终进入了空调制造这一领域。
到了1992年,这个维修中心的规模已经相当大了,共有280个维修工,几乎可以揽住所有类型的空调,最关键是对空调压缩机这个非常要紧的制冷部件也能完全掌控了。
那段期间,李兴浩说起,常常自豪地夸道,这是中国最大的空调维修店。
1993年10月,他与台商在家乡丰岗村合资建厂,双方各投资600万元,这就是志高空调的前身。
4 股东撤资,付不起工资,被法院查封,事业极速跌入谷底
“我今天连开会的钱都没有,但是我的目标是造出世界上最好的空调。”
然而,事实远不如李兴浩预期的那么美好。
仅在投产的第三天,李兴浩就碰上了史上前所未有的空调价格大战,这场由于产业环境变化引发的大危机,几乎将新生的志高空调“扼杀”于襁褓之中。
1994年5月,科龙空调率先将其口碑不俗的1P分体式空调降价20%,单台价格调低了1000元。科龙一开先例,其他主力品牌纷纷跟进。
这一趋势对于刚投产不久的志高来说无疑是四面楚歌,没有品牌形象和资金做广告,综合实力根本比不过那些大牌的,市场竞争力也是一塌糊涂,降价潮给李兴浩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那一年,科龙1P分体式空调降价1000元,所以,我要求自己的空调也向下调价,卖2980元,可一台空调的原材料价格就已经达到了3600元。”
94年,志高空调只卖出去几千台,1995年,也只有1万多台的销量,“赔本儿甩卖”却并没有为志高换来市场。
1995年底,由于志高的市场利润一度低下,台方年底撤走全部资金,这使志高空调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合资方还对外宣称志高空调已经破产,紧接着志高空调的账户被法院查封,而查封的第二天就是发工资的日子。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钱发工资,那么志高空调就走向灭亡。
“当时,技术部、车间、营销主任都跑了。”更严重的是,两位高管同时带着上百名员工走人。
李兴浩陷入了数百人的企业在一夜之间空空如也、企业的血液被抽干的绝望境地。
但有时候,你必须先跌到你从未经历的谷底,才能一鼓作气再次站在你从未到达的高峰。
5 主动要求欠下八百万,就是为了拯救企业?
所幸由于信用好,李兴浩获得供应商的支持。
李兴浩特意选择在广东的温泉胜地清远召开供应商会议,“我今天连开会的钱都没有,但是我的目标是造出世界上最好的空调。”
李兴浩说自己是想告诉供应商,就像温泉一样,志高要开采才有价值,如果开发好了,将源源不断的给他们回报。
会后,他给供货商开了张欠款800万元的白条,这张当钱用的纸条,先后在3个供应商手中流通,最后在1998年又回到李兴浩手中,成为一个中小企业融资传奇。
如今,回忆起这段历史,李兴浩已经没有了当年的怨气。
“我应该感谢这位合伙人,第一感谢他投资给我,帮助我走上了空调行业;第二感谢他离我而去,让我能够放开手脚按自己的思路发展;第三感谢他用这么复杂残酷的事来锻炼了我的心智,让我具有更加强大的意志力去面对未来的任何困难。”
凭借李兴浩向供货商开具的800万元的白条“融资”,志高空调走过了最困难的日子。
这张纸条,先后在3个供应商手中流通,可以当现金使用,1998年才回到李兴浩手中。
6 要造“造世界上最好的空调”
1999年,志高空调出口挪威,当地经销商将每台零售价卖到了1500美元。
13年后的2009年7月13日,志高空调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全球发售超过7250万股股份,每股2.27港元的定价,意味着李的身家已经超过7亿。
李兴浩说,无论遇到什么困难,自己“造世界上最好的空调”和“打造全球最大的制冷基地”的目标从来没有改变过。
截至2017年上半年,志高空调在当地市场智能空调占有率已高达10%,在所有美国销售的中国品牌中,位列第一。
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看你是否去寻找,在平凡的事情中做出不平凡的成绩来。一切不平凡的业绩都出于平凡,把每件平凡的事情都做得很好,就是不平凡。
感谢您对投资中国网的支持!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或按住二维码点“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转发给朋友将有更多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