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木材商到零售大王,他的36年发家史堪比李嘉诚!
2018年 08月 05日    来源:BOSS商业智慧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些牛人,即使是没读过几年书,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全,但是他却能够凭借着自己聪明的头脑和敏锐的商业嗅觉创造出一个传奇。
提起陈发树,能够联想到的关键词就是新华都,紫金矿业,青岛啤酒,云南白药等诸多产业。这些产业共同叙述了一个可能连自己名字都写不全的穷小子从一穷二白到百亿身价的创业故事,他的发家史堪比李嘉诚。
1
小学没毕业,从木材发家
1961年,陈发树出生在铁观音之乡,福建安溪县祥华乡福洋村的一个农家里。家庭的贫穷让陈发树从小就很懂事,在下学后就会帮助家里干活,争取多挣点工分。可是在那个年代的大环境下,孩子多,口粮少,一年到头下来,还是剩不了多少的粮食。
在人都吃不饱的情况下,陈发树无奈只能中断自己的学业,从小学四年级辍学回家,不仅省掉学费还能帮忙干活。这样的生活直到16岁,陈发树走进了安溪林场后才结束。
或许陈发树这个名字从一开始就暗示了他的事业会从树木开始。1982年,在木材厂待了4年的陈发树,随着木材厂的货车来到了厦门,并跟在销售经理后面,仔细地听着他与家具厂的生意经。从中学到了做生意的一点经验。
俗话说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陈发树就属于胆大的那一种,他在琢磨了一下做生意的难度后,就付诸了行动,自己找到厦门的一家家具厂,与他们签订了合同,做起了中间的木材商。第一笔生意就让他赚了1000多。
生意的开门红更是让陈发树坚定了做木材生意的决心。他从木场里出来单干,开始在福建各地家具市场跑,4年下来,陈发树就能在厦门买一套5万元的房子了。
2
发家起于木,不限于木
这是村东头的道士给陈发树的建议,他也听进去了。于是一个木材商开始向百货商转变。同年6月,陈发树盘下了一家门店,带着弟弟开起了第一家华都百货,这就是新华都最原始的起源。
都说树大分枝,家大分业。但是陈发树与弟弟陈晋江却是在家业还没做大之前就开始了分家之行。1998年,已经将生意做到福州地区去的陈发树,为了避免华都百货在最后成为家族企业,就进行了分家。
弟弟陈晋江继续在厦门开拓市场,而陈发树就在福州开始打起新的新华都招牌,对公司进行进行集团化经营。即使是在面临着巨头的挑战之下,陈发树也从不以为杵。反而是凭借着自己的独到经营策略和知人任用的胸襟,带来新华都走上了零售品牌之路。
而这一切还要感谢一个人,是这个人的出现给新华都带来了蓬勃发展的动力。他就是有“打工皇帝”之称的唐骏。因为他的名声,很多与新华都合作的客户都很干脆的签约。可以说,花重金聘请唐骏加入新华都是陈发树做得非常正确的一个决定。
3
新华都做底,实现多元化投资
新华都的营业收入源源不断的上涨,一下让陈发树的身价也水涨船高。在2010年5月更是以270亿元资产排名第十。
有了丰厚的资产做支撑后,陈发树的底气越发足了,也开始实现了之前村东头道士对他说的,不限于木的投资。接连在紫金矿业,青岛啤酒,房产等项目上发力,跨越了多个领域将投资多元化。而他最钟情的一个投资就要数云南白药了,历经了7年之久才拿下的投资。
自2009年,陈发树就试图从红塔集团手里买下云南白药的12.32%股权,但是最终没有成功。直到2016年,陈发树才成功的入股云南白药,成为第一大股东。
而这两日,更是有消息报道称,陈发树将接任云南白药法定代表人,并成为公司董事长。如果这个消息属实,也就意味着陈发树的商业蓝图将更加的广阔。从最初的木材商到零售大王,再到如今的资本大鳄,陈发树可以说是创造了一个奇迹。
感谢您对投资中国网的支持!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或按住二维码点“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转发给朋友将有更多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