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24㎡小店面起家,22岁就赚到100万,如今更是手握900亿,他是如何做到的?
2018年 06月 16日    来源:3158创业信息网2016年12月31日,中国商界又诞生了一个世界第一。红星美凯龙第200家商场开业,超过凯德置地102座和万达190座左右,成为全球数量最多的大型商业Mall运营商。
商界的神秘之处就在于,很多世界第一都是白手起家,从无到有,红心美凯龙的创始人车建新便是如此。
一、人生哲学-比别人做得更好一点
1966年,车建新出生在江苏常州一个泥瓦工的家庭。受父亲影响,16岁的车建新就拜师学木匠,白天给师傅打饭端水,农忙给割麦子,晚上给师傅全家擦地做饭,结果不到半年的功夫,师傅就把毕生绝学传给了车建新。
学手艺的时候,车建新就时时问自己:我是谁?答案是:“一个好木匠!”于是,他全力以赴去做一个好木匠。而在打工的生活中吃尽了苦头,也让他悟出了一个“道理”:“给别人打工永远没有出头的日子。”
果真,车建新18岁行走天涯,20岁已经带着5个徒弟,自立门户。
二、机会留给敢于挑战的人
1986年,红星家具坊成立。“会不会做组合家具?”一家家具店的老板登门询问。送上门的生意,当然不能让他跑了,车建新头如捣蒜。其实呢,车建新压根没做过,手里也没钱做。
老板前脚一走,车建新后脚就去了大姨家借了600块,之后,跑到常州最好的第一木器厂,跟老师傅学。一个月以后,家具厂老板前来验货,“全部合格”。
到了1987年,车建新的小作坊已经承接了20多套家具,攒下了一万多块。
这时候,车建新的小作坊已经换成了24平米的小店面。一年后,22岁的车建新接到500个订单,赚到了人生的第一个100万。
三、抓住痛点,就是抓住成功的命脉
1995年, 他在江苏开了24家分店,前店后厂,自产自销,净利润突破1.5亿。
然而,由于生产和销售的环节都需要自己完成,资金占用量太大,而且家具厂本身没有什么门槛,你能开我也能开,模仿者一拥而上。到了1996年就有14家店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
生死攸关之际,车建新随常州经贸部门去了美国,他先后参观了沃尔玛、家乐福等十几家零售龙头。
在洛杉矶的沃尔玛,当得知卖场生意一天流水就高达2000万美元,车建新灵光一现,“为何不尝试一下大卖场?”
回国之后,车建新果断三步走。
第一步,换名字。车建新把自己的红星家具改名为“红星•美凯龙”,他要来个“龙马精神”,直接与老外叫板。
第二步,改模式。车建新果断关掉了15家经营不佳的店面,把资金人才全部集中在10家大卖场,正式进军家居连锁。
第三步,建卖场。这个时候,有工程队的优势就出来了,“自己买地,自己建厂,自己经营。”
2007年,红星销售额突破150亿,一跃成为了家居行业的老大。
四、降低毛利率与电商竞争
在车建新的商业道路上,他有着很高的悟性。他从小家具门市的操作中看到了中国家居行业未来的繁荣,也从与别人的交往中悟出弥补自身短板的捷径。如今,在电商的猛烈冲下,他对家居行业未来的发展有着独特的见地。
“虽然电商是现在的热点话题,但家居购买离不开现场体验,要质感、材质、尺寸、情景的现场体验,我对家居实体商场的前景充满希望和热情。”车建新表示。
车建新表示,目前与红星美凯龙合作的中高端家具厂商已达万家,工厂们基本上都与红星美凯龙达成了承诺:线上线下一个价。“和电商竞争就是要降低毛利率。我们将购物中心20%以上的租金收入用于补贴消费者,降低毛利率,以获得竞争优势。”
五、车车永动,日日恒新
创新是个永不凋零的话题。
2017年9月,车建新在西安一口气投了500亿,他要在一带一路最前沿布局六盘大棋,“计划建设爱琴海城市广场、特色风情商业小镇、红星美凯龙家居生活广场。”
与此同时,车建新喊话传统企业家,“人工智能时代、新零售时代,谁都别当甩手掌柜!”“生产企业不走智能化,就跟不上形势;流通企业不走新零售,一定死路一条。”
感谢您对投资中国网的支持!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或按住二维码点“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转发给朋友将有更多人受益。